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黄瑞荣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昌莲塘330200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代化建设;技术创新;组织合作
会议名称: 华东地区农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江西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082-00000087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农业技术集成化、作业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潜力很大。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让粮食生产有利可图。基于粮食生产方式的变化,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发生的新特点,如水稻病虫发生有间歇性、突发性和暴发性等特点;种植制度和品种趋同,天敌多样性和丰盛度下降,有害生物容易猖獗;早中晚稻混栽,有利于螟虫转移和繁殖;长期单一种植,农田草害增加;除草剂用量增加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后茬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植保防控技术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新形势下要实现粮食持续丰产稳产,绿色增效,迫切要求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耕作制度和植保科技工作者们共同努力,选育并推广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研究可操作性强的节种、节水、免耕或少耕、控肥增效的轻简耕作栽培技术,强化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创新、优化和集成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植保关键技术,加大培训力度,满足粮农对农业新技术、尤其是绿色植保防控知识培训、信息更新的迫切需要,提升生产力水平,克服粮农防控病虫害重治轻防,简单粗放,不当用药和过量用药现象严重。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粮农发展农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粮食生产走合作化之路,扩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规模;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实施综合治理,既有效、经济、安全地控制病虫为害,又减少农药对农产品、生态环境和残留影响,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保障农产量数量、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多菌种组合微生物发酵降解剂的生产工艺及创新. 张吉鹍,汪江. 2012
[2]多菌种组合微生物发酵降解剂处理粗饲料工艺及创新. 张吉鹍. 2012
[3]江西"优质晚稻早种"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余艳锋,余永琦,尹建华,刘玉生. 2021
[4]传承农耕文化,发展江西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以江西会昌岚山园为例. 余艳锋,刘士佩. 2015
[5]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张道新,彭春瑞,涂田华,谢金水. 2010
[6]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与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微观调查数据. 彭柳林,池泽新,付江凡,余艳锋. 2019
[7]内部贡献因素分解视角下南昌市粮食生产的年际波动特征与趋势分析. 付江凡,余永琦,王长松,彭柳林. 2024
[8]大粮食安全观下的粮食生产探讨. 陈大洲. 2016
[9]薯类作物创新研究对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汤洁,戴兴临,涂玉琴,张洋,涂伟凤,张弢,张南峰. 2016
[10]江西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现状分析. Luo shaochun,罗绍春,Xu hong.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棉叶蝉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黄蓉;陈洪凡;胡建坤;聂樟清;倪永辉;江武;华宇;黄瑞荣
关键词:棉叶蝉;种群动态;影响因素
-
花生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肖鸿勇;王丽红;兰波;阴长发;陈洪凡;李湘民;杨迎青
关键词:花生根腐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阴长发;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天门冬拟茎点霉;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芝麻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洪凡;孙强;赵凤;阴长发;陈建;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关键词:芝麻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兰波;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陈洪凡;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发病规律;侵染过程;致病机制
-
品种、播期及药剂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控制效应评价
作者:黄蓉;胡建坤;何鹏搏;何鹏飞;何小飞;周彩云;双巧云;黄瑞荣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抗病品种;迟播;药剂防治;石灰
-
江西槟榔芋疫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邹芬;何烈干;李湘民;黄瑞荣;马辉刚
关键词:槟榔芋疫病;芋疫霉;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