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汤洁
作者: 汤洁 1 ; 戴兴临 1 ; 涂玉琴 1 ; 张洋 1 ; 涂伟凤 2 ; 张弢 1 ; 张南峰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200
关键词: 粮食安全;薯类作物;技术创新;战略定位
会议名称: 华东地区农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江西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122-00000129
摘要: 薯类作物主要指马铃薯、甘薯、山药三种生长于地下块根类作物的统称,是一类兼有粮、经、菜、药、饲多用途的作物,不仅具有高产、广适应、高效的特性,还不与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争地、争水.薯类作物也是一类营养全面的作物,符合当前中国居民膳食多元、饮食健康需要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发展薯类作物丰年可增收,歉年可救灾,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能保障粮食安全,开展薯类作物创新研究对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薯类作物的协同创新研究要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研究和推广应用薯类作物生产新技术:如选育和推广优良作物新品种、土壤改良和涵养技术、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集成技术等,来提高江西乃至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始终保持粮食生产的接续能力。开展江西薯类作物协同创新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不仅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健康的愿望,而且利于挖掘薯类作物生产潜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同时,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也已推上前台,加强薯类作物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江西省薯类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现状调查. 姚英娟,黄衍章,刘子荣,刘小娟,王奋山,徐雪亮,曾绍民,熊焕华. 2018
[2]多菌种组合微生物发酵降解剂的生产工艺及创新. 张吉鹍,汪江. 2012
[3]多菌种组合微生物发酵降解剂处理粗饲料工艺及创新. 张吉鹍. 2012
[4]江西"优质晚稻早种"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余艳锋,余永琦,尹建华,刘玉生. 2021
[5]浅议土地流转引发粮食安全隐患及对策. 罗莹,余艳锋,周海波. 2012
[6]绿色金融何以提升粮食安全?——基于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产业集聚视角. 李建强,王长松,袁梓皓. 2024
[7]大力发展冬闲田食用菌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江西省为例. 戴天放,张诚,徐光耀,麻福芳,卢慧. 2023
[8]江西省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麻福芳,徐光耀,戴天放. 2017
[9]江西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吴海燕,肖艳香,徐芝亮,余艳锋. 2024
[10]江西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吴海燕,徐芝亮,何俊海. 2025
[11]江西省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研究. MA Fufang,麻福芳,XU Guangyao. 2018
[12]江西省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MA Fu-fang,麻福芳,XU Guang-yao. 2016
[13]粮食生产与绿色增效. 黄瑞荣,李湘民. 2016
[14]江西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现状分析. Luo shaochun,罗绍春,Xu hong.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与优异资源筛选
作者:辛佳佳;张南峰;涂玉琴;张洋;关峰;汤洁
关键词:食用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种质
-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辛佳佳;孙明珠;张群;欧阳凤仔;胡森涛;汤洁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8;高含油量;选育;栽培技术;远缘杂交
-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作者:吴彩云;高春华;周继中;刘子荣;欧阳凤仔;张洋;孙明珠;李晓楠;范琳娟;姚健;姚英娟;徐雪亮
关键词:油菜;根肿菌;分布;生理小种;抗性
-
叶缘深裂刻甘蓝型油菜‘赣裂油杂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辛佳佳;汤洁;涂玉琴;张洋;张南峰;谷德平;戴兴临
关键词:远缘杂交;叶缘深裂刻;品种选育;甘蓝型油菜'赣裂油杂1号';栽培技术
-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8
作者:辛佳佳;汤洁;孙明珠
关键词:
-
江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践与回顾
作者:李建红;汤洁;辛佳佳;张洋
关键词: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
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肖满秋;兰孟焦;吴问胜;潘皓;张洋;侯隆英
关键词: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