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关键技术;双季稻;双季;丰产;稻;高效;关键;丰产高效;长江;长江中游

第一完成单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项目简介:   长江中游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双季稻区,其代表性省份江西是建国以来连续不间断向国家调出稻米的唯一省份,2012年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三,人均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二。本成果主要针对该区域存在积温偏少、双季稻季节紧、高低温灾害多等不利气候因素易造成双季稻前期早发难、中期成穗率低、后期易早衰等问题,开展了双季稻前期促早发、中期控蘖、后期防早衰关键技术及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生理与技术模式创新研究,为挖掘本区域双季稻产量潜力提供技术支撑,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如下:   创新了双季稻前期早发与精确定苗关键技术。以壮秧促早发为技术途径,自主研发出双季稻壮秧促早发的专用育秧肥,其安全性高,壮秧早发效果显著,基本消除了因植伤导致大田分蘖缺位现象,并阐明了其壮秧促早发机理;明确了短秧龄秧苗的早发效应及早晚稻适宜的移栽秧龄,发现了旱育条件下秧田潜伏芽分蘖成穗现象,并由此建立了首个双季稻盘旱育秧抛栽基本苗公式。   突破了双季稻中期控蘖壮秆关键技术。首创了肥控、化控、水控“三控”结合控蘖增穗技术,自主研发出水稻复合控蘖剂,抑制无效分蘖的效果达41.2%~43.8%,克服了单一赤霉素控蘖会增加倒伏风险及肥水控蘖效果滞后、受环境影响大的缺陷;明确了一次枝梗分化期大茎蘖数量多是壮秆的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不同熟期品种壮秆的肥料运筹技术,发明了一种适用于双季稻具有节肥壮秆效果的缓控释肥。   揭示了双季稻后期早衰机理,研发出防早衰技术。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系统揭示了后期养分胁迫导致不同器官早衰的机理;研发出了“前防后治”的系统防早衰技术,能显著减缓功能叶的衰老,并自主研发出水稻防早衰剂。   首次揭示了双季超级稻具有前期早发度高、中后期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优势明显、根量较大且深层根系比例大、抽穗后LAI大、根系活力衰退慢、总库容量大、源库协调等高产特征。阐明了生长优势明显、后期生理活性强、群体生态条件优是其超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机理;确立了双季超级稻产量18000kg/hm2以上的群体指标,创建了双季稻“早蘖壮秆强源”、“三高一保”等栽培技术模式;创造了在相同田块连续9年双季1875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了4项双季稻丰产高效栽培相关的江西省地方技术标准,发表论文153篇,出版专著 5部,教材1部,培养研究生83名,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体技术经鉴定被评价为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果在江西累计应用推广8087.0万亩,新增粮食571.2万吨,新增经济效益96.2亿元;2010~2012年在湖南、安徽、福建等地推广1154.4万亩,新增粮食63.4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5.6亿元;总计推广9241.4万亩,新增粮食634.6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11.8亿元,应用平均增产1030.0kg/hm2。                        

  • 相关文献

[1]江西米粉稻金优L2品种特性及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钟跃毅,刘会生,周奇,孙梅元,胡兰香,陈竹林,罗世友. 2011

[2]稻草高茬-紫云英联合还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周国朋,谢志坚,曹卫东,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高嵩涓,杨璐. 2017

[3]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LIU Zeng-bing,刘增兵. 2014

[4]双季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李祖章,袁福生,刘光荣,刘增兵,孙刚. 2011

[5]南方双季稻区2ZS-488B型插秧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 Chen Licai,陈立才,黄芳,Huang Fang,Li Yanda. 2013

[6]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研究.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5

[7]双季稻丰产栽培的清洁生产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陈先茂,杨震,漆勇,蔡勤. 2010

[8]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耐早衰高产品种筛选. 黄向荣,胡启锋,谢金水,钟珺,李祖章,邱时林,张朝阳,虞新华. 2016

[9]江西省抗逆高产双季稻品种的筛选. 杨宙,刘增兵,熊多根,曾文高,叶青,朱毅成,廖家槐. 2014

[10]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曾研华. 2018

[1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评估双季稻区的氮肥减施潜力. 柳开楼,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熊华荣,胡志华,叶会财,黄庆海. 2019

[12]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适宜播种量研究(英文).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6

[13]江西水稻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实践. 黄庆海,李大明,柳开楼,丁小满,叶会财,胡志华,余喜初,胡秋萍,胡惠文,徐小林. 2020

[14]南方双季稻区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伍思平,眭锋,肖小军,张俊,吴自明,曾勇军,黄山. 2020

[15]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陈先茂,张力红,陈金,关贤交,谢江,邓国强. 2021

[16]不同类型氮肥品种一次性基施对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5

[17]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1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李祖章,张文学,袁福生,胡启锋. 2018

[19]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曾水生,李星. 2014

[20]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