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红壤;技术;低丘;示范;节;综合技术;技术体系;低丘红壤区;水;节水;节水农业;体系;农业;综合;低丘红壤;集成;红壤区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本项目来源于科技部863重大农业节水专项;针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和节水农业技术落后的状况,以季节性缺水灌区水稻和旱地作物为对象,以节水高效为目标,主要研究示范内容有灌区和小流域水资源调配和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农作物需水规律、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等管理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 研究形成了5套节水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建设了示范区1万亩;灌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作物水分利用率由1.3kg/m^3提高到1.7kg/m^3,增产18%~32%。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技术辐射新增产值约5.1亿元。申报专利5项,获得授权2项;获得批准地方标准7个,发表论文59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0篇,培养了研究生20名。 从选用抗旱作物入手,发展冬季农业优化种植模式;从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抗旱性入手,优化了以花生为主的高效节水旱地种植模式;完成了以农艺措施为主的水、肥、土综合管理的抗旱节水技术体系。 明确了双季稻及其节水替代种植模式中水稻需水规律和节水调控指标;建立了水稻干物质增长模拟与实时灌溉预报模型;阐明了水稻节水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机制,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和高效节水理论;提出了节灌条件下水稻水肥高效利用的综合调控模式;集成了水稻高产、节水、节肥协调的节水栽培技术体系。 研究了田块、小流域和灌区的水量平衡,提出了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依据此研究成果提出的灌区挖潜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等工程获得国家投资1.38亿元,使灌区灌溉面积从17万亩增加到30万亩;通过物探等技术寻找浅层地下水,通过打井解决灌溉区缺水季节农田和果园、苗圃浇、喷灌水源;通过小流域水文监测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养分流失量。 该研究成果采用了试验研究-小区示范-辐射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发和集成的技术上可操作性和易示范应用性高。研究成果可望促进我国低丘红壤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示范推广,但需要国家节水农业政策的配套。
- 相关文献
[1]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剖面肥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李秀秀,涂田华,柳开楼,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梁喜欢,黄晶,关贤交,邱才飞,钱银飞,彭春瑞,陈金. 2023
[2]水稻免耕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张巴克,涂田华,肖志强,关贤交,黄祥光. 2006
[3]红壤旱地长期施肥下土壤基础地力的变化特征. Huang Qinghai,黄庆海,柳开楼,Liu Kailou. 2012
[4]江西红壤丘陵开发治理与资源利用. 谢为民. 2004
[5]赣南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对策分析. 董希慧,廖禺,潘松,黄芳,陈立才. 2014
[6]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在江西的应用. 彭春瑞,杨飏. 2003
[7]二次套袋对红壤丘陵地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周超华,徐雷,黄冬华,谢杰,陈霞. 2015
[8]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红壤旱地种养结合优化模式的研究. 屠人凤,樊剑波,何园球. 2013
[9]培肥和耕作措施季节性干旱下对红壤剖面水分变化和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肖小军,钟义军,陈明,夏桂龙,黄欠如. 2014
[10]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龙光强,蒋瑀霁,孙波. 2012
[11]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胡惠文,周利军. 2015
[12]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成艳红,武琳,孙慧娟,钟义军,孙永明,章新亮,黄尚书,黄欠如. 2016
[13]红壤地区不同有机配施比例对花生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有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屠人凤,樊剑波,何园球. 2013
[14]红壤旱地施用微孔肥对花生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胡惠文,李钟平,柳开楼,叶会财,徐小林,周利军,王赛莲,夏桂龙. 2015
[15]双季玉米种植下长期施肥改变红壤氮磷活化能力. 柳开楼,胡志华,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6
[16]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 2015
[17]红壤中产吲哚乙酸并具解磷作用的促生菌筛选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 申飞,闫小梅,张舒玄,孙波. 2015
[18]红壤区施用稻草源生物炭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胡秋萍,胡志华,黄庆海,李大明,余喜初. 2018
[19]9个晚籼稻品种在红壤中的耐酸性鉴定及有关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杨宙,曹丰生,熊运华,束爱萍,刘秀梅. 2016
[20]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旱地和水稻土肥力和土壤As转化的影响. 柳开楼,余跑兰,谭武贵,胡惠文,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叶会财,徐小林,周利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关键词:木薯;间作;花生;氮肥;产量;经济效益
-
调酸培肥技术对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梁喜欢;李秀秀;黎鑫林;伍亮;曾天宝;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关贤交;邹雪兰;旷允慧;戴星照;彭春瑞;陈金
关键词:红壤;调酸培肥;井冈蜜柚;产量;品质
-
限制红壤旱地芝麻产量提高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探究
作者:吕丰娟;吕茹洁;汪瑞清;林洪鑫;张志华;魏林根;肖运萍
关键词:红壤旱地;芝麻产量;土壤酶;置信区间
-
"油-稻-稻"三熟制早熟冬油菜氮高效基因型及鉴定指标筛选
作者:钱银飞;邱才飞;彭春瑞;邹小云;姚易根;裴润根;刘根如;杨文孙
关键词:油-稻-稻;三熟制;冬油菜;氮高效;树状聚类;筛选指标
-
不同木薯品种留叶数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和产量差异
作者:林洪鑫;张志华;吕丰娟;汪瑞清;吕茹洁;肖运萍;袁展汽
关键词:木薯;品种;留叶数;产量;叶绿素荧光
-
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剖面肥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作者:李秀秀;涂田华;柳开楼;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梁喜欢;黄晶;关贤交;邱才飞;钱银飞;彭春瑞;陈金
关键词:红壤区;水稻土;产量水平;土壤剖面;肥力
-
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效果初探
作者:钱银飞;谢江;才硕;徐涛;万绍媛;邓海龙;彭春瑞
关键词:双季稻;智能灌溉;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