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南方;红壤;示范;红壤丘陵区;发展;农业发展;发展模式;红壤丘陵;绿色;模;模式;丘陵区;丘陵;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模式研究;绿色农业;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1、任务来源: 本研究为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项目“南方红壤丘陵区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07-8)及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江西省绿色农业区划研究”共同资助完成。 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绿色农业的理念和发展要求,以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量、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综合效益为方向,研究与集成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类型的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综合技术,并进行示范,为本区域内不同生态经济条件区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模式和示范样板,从而促进本区域内绿色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对示范区农业资源环境进行调查,制定区域绿色农业区划与发展规划。 性能指标: (1)完成了多个县域尺度上的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2)构建了南方红壤丘陵区首个水田立体绿色农业模式。 (3)突破了一批绿色水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4)初步探明红壤旱地藠头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多项绿色藠头生产关键技术。 (5)集成了两个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6)建立了两个试验示范基地。 (7)模式与技术的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研究期间出版了《江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一书,发表论文1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000人。 3、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 一是探索出县域尺度上编制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方法。以县域为单位开展农业资源、环境、生产现状调查,并进行绿色农业发展规划,这在江西是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本课题开展了多个县市的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工作,探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工作方法; 二是首次构建了适宜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水田立体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多种生态与技术模式的有机耦合,形成了田间种稻、稻间养鸭、稻上挂灯(杀虫)、田埂种草(诱虫)、冬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稻草副产品还田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稻-鸭-灯-草-肥-洁”立体绿色农业模式; 三是集成创新了绿色水稻综合生产技术体系,通过研究与集成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有害生物无害化控制技术、稻田除草剂减量施用技术、水稻健康栽培技术、稻田地力提升等主要技术的南方红壤丘陵区绿色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并在稻糠替代除草剂的数量指标等方面有创新; 四是集成创新了藠头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红壤旱地藠头生物习性、营养特点及其轮作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了一套红壤旱地藠头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先进、成熟,安全可靠,可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以来,共在全省11个县市推广水田立体绿色农业模式和绿色水稻综合生产技术体系380.10万亩、新增产值40925.03万元、为农民新增收入36515.87万元,在新建县推广绿色藠头综合生产技术3.9万亩,新增产值1764.84万元,为农民新增收入1259.89万元,累计推广384.00万亩,新增产值42689.87万元,为农民新增收入37775.76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研究的重点不够突出,研究深度有待深入,成果示范推广的力度也有待加强。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 相关文献
[1]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杨兰根. 2008
[2]江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李瑶,张志奖,付英,周海波,黄千红. 2010
[3]加快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孙火喜,魏国汶,郑立平,张春,袁文华,陈萍,付红. 2007
[4]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萍,李瑶,夏文建,曹晓林,刘秀梅. 2015
[5]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6]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马昕伶,秦文婧,刘凯,刘佳,樊剑波,李忠佩,陈晓芬,吴萌,江春玉,刘凯丽,武志峰,刘明. 2021
[7]红壤丘陵区小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药林桃,曹晓林,董力洪,陈盾. 2015
[8]红壤丘陵区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查启峰,陈盾,李小军. 2016
[9]丘陵早稻机械化种植品种筛选研究. 李艳大,叶厚专,沈显华,古新序,药林桃,舒时富,万鹏. 2011
[10]丘陵双季稻区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陈立才,叶厚专,李艳大,舒时富,李星,王康军,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袁旭. 2013
[11]丘陵双季稻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立才,叶厚专,李艳大,舒时富,李星,王康军,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袁旭. 2013
[12]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魏玲玲. 2012
[13]南方粳稻育种分析. 胡兰香. 2018
[14]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养分障碍因子特征分析. 柴娟娟,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刘光荣,杨生茂. 2012
[15]江西省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春生,张灿权. 2009
[16]浅谈绿色农业中的信息化建设. 张灿权,张爱民,廖元柱. 2006
[17]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绿色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杨兰根,罗奇祥,彭春瑞,陈先茂,张爱民,杨震,漆勇,蔡勤. 2009
[18]关于绿色农业发展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 张爱民. 2007
[19]我国绿色农业开发战略研究. 吴昌华,孙火喜,张灿权,熊文华. 2009
[20]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周海波,苏小波,付江凡.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西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吴海燕;徐芝亮;何俊海
关键词:粮食安全;种业;种质资源;高质量
-
辣椒种质资源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作者:雷刚;方荣;周坤华;陈学军;袁欣捷;黄月琴;李歌歌;谢媛媛;宋小民
关键词:辣椒;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体系;预测方程;热害指数
-
辣椒杂交组合表型性状综合评价与引种筛选
作者:方钰;陈学军;周坤华;袁欣捷;雷刚;黄月琴;李歌歌;方荣
关键词:辣椒;杂交组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资源获取型和保守型根系性状的绿肥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质量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桂龙;秦文婧;陈晓芬;万里;陈先茂;彭春瑞;徐昌旭;吴萌;刘明;刘佳
关键词:绿肥作物;根系特征;资源获取型;资源保守型;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性;网络稳定性
-
江西省食用菌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麻福芳;蔡平;吴昌华;彭柳林;戴天放
关键词:食用菌;品牌;江西;发展对策
-
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苦瓜幼苗生长及土壤生物学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景云;关峰;石博;万新建
关键词:小麦根系分泌物;苦瓜;幼苗生长;土壤环境
-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关键词:木薯;间作;花生;氮肥;产量;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