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为筛选出适于江西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开展了油菜材料对根肿菌的抗性测定。室内盆栽抗性测定表明,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2018362481’‘P360924009’‘P360281040’‘中油杂12’‘华油杂62R’和‘华双5R’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或等于30.00,其中‘华油杂62R’和‘华双5R’表现为中抗水平。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秦优DK4’‘阳光50’和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ZS115R’的根肿病病情指数均低于30.00,但只有‘华油杂62R’对Pb1生理小种表现出中抗水平。本研究针对性地筛选出适于江西油菜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对江西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和创制抗病性油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的方法,对福寿螺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其在稻田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福寿螺已分布在江西省的34个县市区,发生总面积为55 586 hm~2;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田中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出现产卵高峰期,1代幼螺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中稻田中,福寿螺成螺和幼螺高峰均出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双季晚稻田福寿螺成螺和幼螺在10月上中旬达高峰,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0月中下旬。长期浅水灌溉处理稻田的福寿螺消长规律与干湿交替处理的相似,其成螺、幼螺和卵块密度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的无明显差异,表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对福寿螺种群增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通过测定健康植株、不同发病时期的自然病株及人工接种病株内不同部位青枯雷尔氏菌数量,旨在明确病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内青枯雷尔氏菌总数量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之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加重而下降。病菌的致病力则随着病情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检测的所有芝麻健株各部位均无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芝麻植株不存在无症状侵染现象。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病株内的分布呈现丰富的多态性,自然病圃和灌根接种的Ⅱ类、Ⅲ类病株各部位菌量分布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但其Ⅰ类病株中下部菌量却高于基部。针刺接种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病株,接种点以下的根部和基部均有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青枯雷尔氏菌不仅可随植物蒸腾向上扩散,也可向下蔓延。
土壤重金属处理对烟草中As、Cd、Hg和Pb的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重金属处理烟草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分布特征,进行了高、中、低浓度的砷(As)、镉(Cd)、汞(Hg)、铅(Pb)及其复合处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烟叶中As、Cd和Pb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初期>收获期、中期,Hg为中期>收获期>初期。重金属污染胁迫下,烟草中重金属累积分布特征为:As和Pb为根>茎>叶,Cd为茎>根>叶,Hg为根>叶>茎(对照:叶>根>茎)。烟草中重金属(除Hg)含量总体随外源添加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复合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单元素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增幅顺序为As>Cd>Pb>Hg,As和Cd处理间烟草(根、茎和叶)中As和Cd含量均差异显著。可见,烟草对土壤As和Cd污染最为敏感,烟草种植时应尽量选择土壤As和Cd含量较低的区域以避免其过度累积。
江西省稻水象甲的发生分布及防治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对稻水象甲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稻水象甲已在江西省的23个县市区发生;化学防治结果表明,20%醚菊酯·呋虫胺WP 120 g·hm-2和150 g·hm-2处理对稻水象甲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2%和73.29%,药后3,7和14 d的防效均在87.33%以上;药后20 d对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9.62%和92.49%,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江西省 分布 20%醚菊酯·呋虫胺WP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构成,分析了2000~2010年鄱阳湖区25个县市农业面源污染TN、TP和COD负荷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总量由37952 t增长到42108 t,单位耕地面积TN负荷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4%;TP负荷总量由9905 t增长到12230 t,单位耕地面积TP负荷由11.2 kg/hm2提高到13.2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4%;COD负荷总量由142162 t增长到183206 t,单位耕地面积COD负荷由161 kg/hm2提高到197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7%。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高安市、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等;单位耕地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东乡县、万年县、余江县、新干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化螟幼虫密度无关;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受害程度的稻株上的分布均以5~10 cm的稻株部位最多。在翌年春季,在稻草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36.44%)高于在稻桩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27.11%),但是在稻桩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138.25)极显著高于在稻草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34.25)。"火烧+堆沤"(冬前在田间对稻草进行焚烧,翌年早春再进行堆沤)处理和旋耕处理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71.17%和66.25%,显著高于单独焚烧稻草或单独堆沤处理的防治效果。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