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木薯(模糊匹配)
30条记录
中国木薯北移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素有“地下粮仓”和“淀粉之王”的美誉,是中国酒精加工和淀粉生产的重要原料。文章简述了木薯北移的广义和狭义定义,阐述了木薯北移对于提升木薯产能、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木薯北移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概述了木薯北移在高产品种筛选、种茎越冬贮藏技术、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加工利用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功实践,总结了木薯北移的发展概况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 木薯 北移 酒精加工 淀粉生产 木薯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明确木薯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 8 号'、花生品种'粤油 256'为试验材料,在木薯间作花生种植模式下,设置 5 个木薯施氮水平(0、90、135、180、225 kg/hm2),共 5 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随着木薯施氮量的增加,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 135 kg/hm2(N135)产量最高,分别为木薯鲜薯 23.86 t/hm2 和花生荚果 2 027.5 kg/hm2,较N0 分别增加了 17.9%和 23.9%,所有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0 相比,N135 处理下木薯单株生物产量、株高、茎粗、薯数均表现为增加,花生单穴生物产量、百果重、百仁重也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花生饱果期的叶面积指数在 3.72~4.64,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透光率在 7.09%~11.73%,其变化趋势与叶面积指数相反,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木薯与花生间作的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 135 kg/hm2最高,与木薯不施氮肥相比,二者间作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 4 514.9 元/hm2 和 3 634.4 元/hm2,产投比表现为N135 最高,达 3.80,较N0 增加了 0.19,其余处理则表现为下降,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可增加木薯、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木薯、花生的农艺性状,且在木薯施氮量为 135 kg/hm2 时,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最高.

关键词: 木薯 间作 花生 氮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碳”目标下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条件、困境及对策分析

杂交水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碳"战略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落实农业"双碳"目标的有力途径.当前,江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粮食总产和面积恢复性增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逐步增长等,为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气候、资源、环境、市场、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生产要素制约,建议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强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农膜减量行动,激发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完善配套支持,以推动江西粮食产业朝着绿色生态全链条方向发展.

关键词: 粮食产业 绿色转型 基础条件 困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摘叶对不同株型木薯品种源、库器官特征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明确摘叶对不同株型木薯品种源、库器官特征的影响,以紧凑型品种‘华南205’‘、桂热4号’和伞型品种‘华南12号’、‘华南15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摘叶处理和不摘叶处理,研究木薯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量和叶片营养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源叶数的减少,单株块根产量、成熟期植株的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随之降低。植株保留的源叶数越少,摘叶比越大,库/源比越小,株高变矮,茎秆和薯粗变细,薯长变短。随着源叶数的增多,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随之呈增加的趋势,叶片蔗糖和总淀粉含量随之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摘叶时间的递进,叶片可溶性总糖和总淀粉含量随之增加,而蔗糖含量随之下降。紧凑型品种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总淀粉含量均高于伞型品种。研究发现,木薯植株保留的源叶数过少,摘叶比大,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降低,植株和块根的生长受限,块根产量下降。研究以期为高纬度区域木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木薯 摘叶 株型 源特征 库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品种留叶数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和产量差异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紧凑型品种SC205、GR4 和伞型品种SC12、SC15 为试验材料,设计 9、36、63、90 片留叶数和不摘叶等5 个处理,研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留叶数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和鲜薯产量差异,以期明确不同生育时期和留叶数的功能叶叶绿素荧光差异以及叶片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鲜薯产量增加,薯数、茎叶鲜重和收获指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9、36、63、90 片留叶数和不摘叶处理的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 0.94、2.22、2.65、2.91、3.35 kg.紧凑型品种的最大荧光产量(Fm)和最大量子产量(Fv/Fm)大于伞型品种,紧凑型Fm、Fv/Fm分别为 0.885、0.739,伞型分别为 0.838、0.707.最小荧光产量(F0)小于伞型品种,2 种株型品种分别为 0.219、0.231.随着摘叶时期的递进,F0、Fm、Fv/Fm、ETR和Y(II)下降.随着PAR的增加,ETR逐渐升高,Y(II)先急剧下降、再平缓下降.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变化趋势一致,而不同留叶数处理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植株留叶数较少时,木薯功能叶的ETR和Y(II)略有提高.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留叶数 产量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木薯粮饲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其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阐述了木薯粮饲化发展对于我国粮饲安全的重要性,从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种植习惯、饮食文化、研究基础、粮食安全和畜牧规模等方面分析了江西木薯粮饲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并对今后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江西 木薯 粮饲化 优势条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三品一标”背景下的南昌农业品牌发展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 2022

摘要:农产品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市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而农业品牌又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载体.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同时对农产品品质保障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剖析出农业品牌基础不够牢、优质品牌数量不很足、企业品牌意识不太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足等突出问题.综合考虑本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品牌的策略建议:突出产品品质特色,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监管提质;分区打造品牌精品,建立"洪字号"品牌体系;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纵深发展;实施多维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传播效能.

关键词: 农业品牌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摘叶对不同株型木薯品种产量和氮磷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片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与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研究留叶数对木薯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木薯高产栽培和氮磷钾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株型、品种、留叶数分别为主区、裂区和再裂区。试验以紧凑型品种‘华南205’(SC205)、‘桂热4号’(GR4)和伞型品种‘华南12号’(SC12)、‘华南15号’(SC15)为材料,设计12个留叶数处理(9、18、27、36、45、54、63、72、81、90、99和108片),分析了单株摘叶及成熟期单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结果】随留叶数增多,单株摘叶的氮、磷、钾素积累量随之下降,单株鲜薯产量随之显著增加,成熟期全株和全生育期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随之呈显著增加或呈"单峰"或"双峰"趋势。不同品种不同元素的积累规律有差异。紧凑型品种单株摘叶的氮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降低了4.56%,而磷、钾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10.23%、10.00%。紧凑型品种成熟期全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31.00%、42.48%和50.92%。在成熟期,留叶数增多,在块根和叶片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提高,而在茎秆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下降,氮、磷、钾素收获指数随之呈增加或"单峰"或"双峰"趋势。紧凑型品种氮、磷、钾素收获指数高于伞型品种,两株型分别为0.48、0.63、0.58和0.42、0.60、0.55。随着留叶数增多,成熟期全株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提高,而单株摘叶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下降。紧凑型品种在成熟期全株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7.33、5.45和4.36个百分点。【结论】木薯留叶数越多,摘叶的数量和干物质量越少。随着留叶数增加,木薯产量随之增加,成熟期全株的养分积累量和块根、叶片的养分分配率随之提高。木薯摘叶后,叶片光合产物优先满足地上部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块根膨大期适宜的留叶数为81~90片,有利于确保木薯产量和养分积累利用。

关键词: 木薯 株型 留叶数 养分积累量 分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移区木薯种质耐寒性初步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以75份木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低温条件下观察记载不同木薯种质茎叶受寒害程度及等级,并分析了木薯各农艺性状与寒害等级的相关性,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北移区的耐寒性木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天气后,木薯种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症状。75份木薯种质寒害可分为5个等级,1~5级的品系数量分别为11、14、30、11和9个,其中SC205、GR4、NZ199等11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低,表现出强耐寒性,而SC8、TG58、B716等9份种质受寒害程度最高,表现为低温敏感型。相关分析得出,木薯寒害等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木薯 北移区 耐寒性 寒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和间作花生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等量施肥条件下,木薯间作一季花生,是否具有间作优势,间作模式中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如何变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以木薯品种"华南205"、花生品种"粤油200"为试验材料,设计施氮、不施氮2个处理和等量施肥条件下的3种种植模式(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花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氮和间作花生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施肥条件下,木薯-花生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现出间作优势.施氮和间作花生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4个优势细菌门类依次为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不同处理间的菌门Saccharibacteria的差异极显著,施氮显著降低了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的属数量共464个.相对丰度排名前30的菌属中,不同处理间菌属Acidobacteriaceae__Subgroup_1_和Sphingomonas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氮显著降低了菌属Subgroup_7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了菌属Acidothermus的相对丰度.主成分分析表明,施氮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冗余分析得出,有机质、pH值显著影响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

关键词: 木薯 间作花生 施氮 根际土壤 细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