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为探究适宜江西省猕猴桃的栽培模式,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析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对猕猴桃物候期、果园微环境、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避雨栽培模式下,红阳猕猴桃的物候期提前,坐果率极显著提高;果园温湿度日变化减小,叶幕温度可降低4.1℃,湿度提高了9.33个百分点;表层土壤温度可降低5.6℃,土壤含水量提高了2.09个百分点.在果实成熟期,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叶片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缓解植株的"光合午休"现象,对植株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功能叶长度、宽度和质量分别增长了14.72%、26.18%和31.38%,结果母枝的粗度和长度分别提高了7.91%和61.79%,果实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77、0.87、1.28、0.22个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1.08%.综上,避雨栽培可有效改善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微环境,使其物候期提前,优化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红阳猕猴桃的果实品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