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TL定位(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利用籼粳交RILs群体定位水稻秧苗素质性状QTL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秧苗素质影响水稻移栽返青和苗期长势,壮秧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析秧苗素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本研究以粳型超级稻品种‘龙稻5’和典型籼稻品种‘中优早8’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秧苗株高(SH)、总根数(TRN)、茎基宽(BCW)、根鲜重(FRW)和茎叶鲜重(FSLW)等9个秧苗素质相关性状,进行表型分析和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结果表明,亲本间秧苗素质存在明显差异‘,中优早8’具有较好的早生快发特性,综合秧苗素质强于‘龙稻5’;RIL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中秧苗素质相关指标间存在较大变异,呈现双向超亲分离,符合连续的正态分布;除根冠比和茎基宽株高比性状外,其他不同指标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共检测到8个控制秧苗素质性状的QTL,包括1个总根数QTL、1个根鲜重QTL、3个根冠比QTL和3个茎基宽株高比QTL,分布于第1、2、3、4、5和10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在2.98~6.34%之间。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挖掘和克隆水稻秧苗素质性状相关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秧苗素质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东乡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鉴定抗穗发芽QTL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高温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生产田出现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种子活力降低,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鉴定筛选抗穗发芽种质及基因资源是培育抗穗发芽水稻新品种、消除稻谷穗发芽产生危害的根本途径。【方法】以强休眠、不易穗发芽的东乡野生稻‘C35’为供体亲本、较易穗发芽的‘日本晴’(NIP)为受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3年进行抗穗发芽特性鉴定评价,筛选抗穗发芽种质和鉴定主效QTL。【结果】不同环境下东乡野生稻‘C35’休眠性较强、穗发芽率均为0.00%,‘日本晴’存在明显穗发芽现象、穗发芽率均值为31.95%;CSSLs穗发芽率变幅较大,不同年份穗发芽率表型重复性较好,筛选到10份强休眠、抗穗发芽的种质;共检测到14个控制穗发芽率QTL,4个QTL在不同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相关QTL在染色体上形成qPHSRC1、qPHSRC2、qPHSRC8和qPHSRC9等4个QTL簇,其中主效QTL簇qPHSRC2和qPHSRC9的LOD值、表型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值较大,qPHSRC2为新发现的主效QTL簇。【结论】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定位到14个抗穗发芽QTL,筛选出4个重复性较好的QTL簇,发现1个调控穗发芽率的新主效QTL簇qPHSRC2。

关键词: 不同年份环境 东乡普通野生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抗穗发芽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品质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日趋提升,改善稻米品质尤为迫切.因此,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成为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的QTL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稻米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QTL定位 克隆 功能分析 品质改良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稻‘紫宝香糯1号’维生素A合成相关QTL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且具有保健功效的功能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挖掘和利用功能稻中的相关内源基因来用于育种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富含天然维生素A (VA)的功能稻品种‘紫宝香糯1号’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与93-11进行正反交构建遗传群体,并测定其F_1代及F_2代群体的VA含量,表明VA合成是隐形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为了进一步对控制水稻含VA性状的基因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紫宝香糯1号’与‘明恢63’通过单粒传构建重组自交系(RIL)并绘制遗传图谱,最终定位了3个与VA性状相关的QTL,这些结果为调控VA合成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富含VA新型功效稻选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功能稻 维生素A 重组自交系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苗期耐热性Q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构建了一张包含3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和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构建了一张包含3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关键词: 水稻 高密度图谱 苗期 耐热性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芽期耐铝胁迫相关性状的QTL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芝麻耐铝毒遗传机制,发掘和定位芝麻耐铝毒QTL,采用不同浓度铝离子对地方品种金黄麻和竹山白进行了芽期胁迫处理,确定芽期铝胁迫处理适宜浓度。利用耐铝毒芝麻种质金黄麻和铝敏感芝麻种质竹山白为亲本构建的一个含有18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以铝胁迫下芝麻芽期相对根长(RRL)、相对芽长(RSL)和相对苗鲜质量(RSW)作为表型指标,结合通过重测序构建的一个含有1 354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芝麻芽期耐铝毒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候选基因筛选。3个性状在群体中呈显著正相关,共检测到7个QTL,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2,4,6,10,11,13号染色体),其中3个与相对根长相关,2个与相对芽长相关,2个与相对苗鲜质量有关。其中位于2号染色体的2个分别控制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鲜质量的QTL区间部分重叠。候选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15个预测基因可能与耐铝胁迫相关,主要参与金属转运、脱毒和金属离子的跨膜结合、GDSL基序酯酶、过氧化物酶体以及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代谢与解毒等生理进程。

关键词: 芝麻 铝胁迫 QTL定位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锌含量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2020

摘要: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米尤其是精米中的锌含量非常低,提高稻米锌含量能有效缓解人体锌缺乏症。本文综述了稻米锌含量的遗传变异,稻米不同部位锌的分布模式、遗传模式、QTL定位、基因克隆及育种进展,为水稻富锌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稻米 锌含量 QTL定位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重组自交系定位东乡野生稻在低氮胁迫下相关性状QTL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乡野生稻中有大量的优异基因,利用其片段替换系在低氮胁迫条件下进行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可为筛选耐低氮水稻材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184个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东乡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籼稻保持系赣香B为受体亲本)为定位群体,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作图法,对正常与低氮胁迫条件下水稻有效穗、单株产量、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00个QTLs,88个为新检测出的QTL,其中ph7b、nt1.1、nt3、nt6、pl9.3、tgw3a、tgw5a.1、tgw6a、tgw8a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另外,pl7a.6和pl7b.2及pl8a.4和pl8b为在不同处理下均能影响穗长的位点;ypp5a和ypp5b为在不同处理下均能影响单株产量的位点;tgw2a.2和tgw2b、tgw3a和tgw3b、tgw5a.1和tgw5b.2及tgw8a和tgw8b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均能影响千粒重的位点.部分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新检测出来的QTL可能对筛选耐低氮水稻材料有所益处,也为水稻氮元素高效利用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低氮胁迫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QTL(qHTH10)的鉴定及遗传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挖掘和利用元江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优异等位基因,构建了一个元江普通野生稻‘荷花塘4号’为供体,籼稻‘天丰B’(O. sativa subsp. indica)为受体的BC5F3群体,以抽穗扬花期耐热性为目标表型性状进行考察。在利用SSR标记分析检测后,结合单标记相关分析的方法,在10号染色体上发现标记RM25216与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相关极显著。为进一步分析目标片段,将含有元江野生稻目标渐渗片段的近等基因系YJ01-201 (BC5F3)与轮回亲本‘天丰B’回交,构建了BC6F2和BC6F3次级分离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大田高温胁迫及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试验,证实了目的 QTL存在于目标片段上。同时,在BC6F2、BC6F3世代群体中,通过QTL分析发现目标QTL (qHTH10)在标记区间(RM25216~RM25228)遗传效应稳定,物理图距为277.1 kb,两个世代分别解释的表型变异值为7.4%和15.2%,增效作用来自元江普通野生稻。本研究为水稻耐热育种提供了新资源,也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q HTH10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元江野生稻 扬花期耐热性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不同氮素环境下株高和叶片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以丰锦和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株高和叶片性状进行QTL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双亲的株高和叶片性状存在明显变化,中优早8对氮素响应程度明显高于丰锦,不同施氮水平株高和叶片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共检测到38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17个染色体区域,仅9个QTL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稳定表达,氮素水平差值性状相关QTL主要分布在第7,8,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位于第7染色体的多效性QTL簇qPHLW7,具有明显的调控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功能;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主效QTL簇qFLWA10参与调控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具有明显的延伸叶片宽度和面积的功能。共检测到23对互作QTL,上位性互作是调控株高和叶片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且主效QTL参与上位性互作效应。检测到9个环境钝感表达的主效QTL,其中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是调控叶片和株高性状的2个关键染色体区域,相关研究为后续探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氮素水平 株高 剑叶性状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