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planthopper(模糊匹配)
7条记录
4种施药器械对水稻基部病虫害的防效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在江西新干县晚稻田开展了利用4种不同施药器械防治水稻基部病虫害(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喷雾器、自走式喷杆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对二化螟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8.52%、95.21%、75.92%与84.16%,对稻飞虱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83%、93.48%、85.96%与82.69%,对水稻纹枯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8.19%、90.87%、82.23%与85.64%;采用以上4种施药器械防治后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96、1∶4.24、1∶3.49和1∶3.59。说明无论是从防治效果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自走式喷杆喷雾器都是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稻飞虱 纹枯病 施药器械 防效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褐飞虱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各省稻区中稻晚熟品种及晚稻品种的主要害虫。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接虫鉴定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分别导入到自选恢复系赣恢2688、赣恢4864和中组14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三个改良恢复系都携带纯合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三个改良恢复系R1、R2和R3皆高抗褐飞虱;改良恢复系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之间抗性存在差异;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单穗重共7个农艺性状与受体恢复系差异不显著。证明本研究已成功获得了抗褐飞虱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为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抗褐飞虱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包括:褐飞虱的生物类型及鉴定方法、褐飞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水稻抗褐飞虱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生物型 抗性基因 遗传与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白背飞虱是目前我国及东南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之一,综述了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的生理、分子防御机理、抗白背飞虱基因、QTL定位以及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抗性机理 基因定位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一五”国审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订水稻品种改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归纳统计的方法,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审定的288份水稻新品种进行特征性状统计分析、不育系的配组分析及品质、抗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间形态差异比较大,其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有较大差别;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生育期长和较大穗形是其高产的重要因素,在其现有穗型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产量;长江中下游早稻和北方粳稻的有效穗数最多,进一步增产应在稳定其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单穗粒数。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晚籼稻品质较好,而双季早稻的垩白粒率较高,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国审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而对稻飞虱抗性普遍较差,因此,在今后水稻新品种培育中,在稳定提高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同时,应重点加强稻飞虱的抗性育种。优秀不育系在杂交稻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Ⅱ-32A、‘协青早A’等一批老不育系仍然大量应用外,‘天丰A’、‘五丰A’、‘川香A’等一批新的强优势的不育系脱颖而出。两系杂交稻由于‘株1S’、‘准S’等一批实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对推动中国"十一五"水稻育种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国审品种 特征分析 品质与抗性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育系江农早4号A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江农早4号A为野败型不育系,株形紧凑,茎秆深紫色,苗期较耐寒,不育株率100%,其突出特点是抗稻瘟病和稻飞虱,配合力强,所配组合千粒重大、结实率高。通过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培育合理健壮群体,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时适量喷施"920"等措施,可使江农早4号A繁殖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江农早4号 特征特性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背飞虱种群密度效应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2

摘要:本研究证明白背飞虱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孵化率平均为86.58%;若虫、成虫期密度效应明显,随着密度增加,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寿命呈幂函数曲线下降。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密度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