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heterosis(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及育性恢复(restorer of fertility,Rf)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由线粒体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互作产生。本文综述了水稻CMS和Rf基因的来源及其分子遗传机理,并展望了水稻CMS和Rf系统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分子机理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而广泛存在的生物学现象,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虽经历了百余年,但对其遗传机理的认识仍不甚深入。然而,在作物杂种优势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杂交种的培育方面,成效斐然。本研究从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假说、水稻QTL单位点与杂种优势、QTL互作与杂种优势及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进展,提出在不同的杂交水稻组合中,显性作用、超显性作用和上位性互作效应均有体现,有利显性位点的积累可能是水稻亚种内杂种高产的基础,而少数超显性位点及基因间的互作可能在亚种间杂种优势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随着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的破解,采用在籼稻或粳稻遗传背景下,通过籼渗粳或粳渗籼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策略,已实现了杂交水稻高产育种的新跨跃。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优势 互作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科学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首创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途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回顾了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配套及发展的历程.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除野败型外,还有岗型、D型、印水型、矮败型、红莲型、K型不育胞质.其中红莲型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不同,其他都与野败型相似.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多样性解决了胞质单一可能带来的生产风险.在骨干亲本的选育方面,本文介绍了优良不育系珍汕97A,V20A,Ⅱ-32A,金23A等,以及优良恢复系IR24,明恢63,蜀恢527等的选育和应用情况.目前,我国三系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已经由过去的高产品种,转变为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新品种为主.但是,三系杂交水稻面临产量潜力提升较慢、优良保持系创制效率较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完全适应轻简化栽培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以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为手段,以选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为方向,全面提升杂交水稻的科技竞争力.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综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优缺点以及一系法的前景展望,分析了当前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拓展和探索做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 水稻 三系法 两系法 一系法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维生素A两系特种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研究中心培育的含维生素A的4个黑米两系不育系和5个黑米恢复系为试验材料,以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杂交配组,研究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不育系和恢复系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4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对所配组合的性状改良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2)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对播始历期和单株有效穗起主导作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起主导作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重等性状的表达均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不育系25-11-9S、24-11-3S和恢复系R藤06-4、R玉黑海07-4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的性状居多,尤其是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分析认为,25-11-9S、24-11-3S、R藤06-4和R玉黑海07-4这4个亲本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广泛的测交配组有可能选育出强优势组合。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维生素A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三系不育系与8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配成的组合为材料,从产量性状上对所配成的38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杂种F1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性状中尤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株高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多穗、大穗均可作为籼型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但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性状的提高,而应同时综合考虑其他性状的表现,优化穗粒结构,才能获得产量的最大潜力。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选用24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4个不育系和20个恢复系),采用4×20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均达极显著水平,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配合力效应划分籼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不同生态型的52份籼型水稻品种为亲本,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了供试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之间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据此分析了籼型水稻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和反交效应方差。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在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等多个重要性状上均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而华南籼×韩国籼、华南籼×太湖籼、云贵籼×IRRI籼和云贵籼×韩国籼等组合的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据此将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划为本试验的优势生态型。各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种F1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F1相关不显著,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籼稻 杂种优势 优势生态型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按NCII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GCA值均高于背景亲本Asominori,其中带有第12、第4、第1和第11染色体片段的AIS84、AIS27、AIS3、AIS80和AIS76置换系产量相关性状的GCA综合表现最好。说明在染色体片段水平上,水稻籼粳亚种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都大于粳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对粳稻基因组导入籼稻X24-2~R367(Chr.12)、R1854~R288(Chr.4)、C970~C955(Chr.1)、C1350~R257(Chr.11)和X52~R2913(Chr.11)染色体片段,可显著提高杂交粳稻的产量水平。同一亲本所配的不同组合及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最高或最低SCA的组合可来自不同GCA的亲本组合类型,表明在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双亲一般配合力均高的前提下结合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超高产杂交稻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摘要: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3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产量及其10个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分枝数和单株产量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生育期、分枝位高、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要比受恢复系的影响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99A01-3较好,恢复系以RS03-1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