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DNA分子标记早期快速鉴别芦笋雌雄株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芦笋雄株产量比雌株高出25%以上。但芦笋从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2年时间,早期难以直接区分芦笋的性别,通过芦笋雌雄株早期快速鉴定,有利于芦笋杂交制种的亲本选择,缩短育种年限,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利用性别连锁标记在苗期进行芦笋性别鉴定成为可能。本研究构建了芦笋两性株S1群体共108株以及雌雄株DNA池,利用与芦笋性别决定基因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Asp1-T7对雄性DNA池和雌性DNA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STS标记Asp1-T7在雄性DNA池与雌性DNA池间具有多态性,可以用来对芦笋两性株S1群体进行性别辅助选择。利用Asp1-T7检测芦笋两性株S1群体,检测结果为雌性(mm)30株,雄性(MMz Mm)78株,卡平方测验结果验证了芦笋性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出3:1的分离比例(χc2=0.3086<χ20.05=3.84)。田间性别调查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Asp1-T7可以早期快速有效的鉴别芦笋雌株和雄株。
关键词: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 性别 分子标记


我国蔬菜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蔬菜诱变育种的特点、方法和我国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金针菇菌丝航天诱变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针菇菌丝体经试验卫星航天搭载后,初步筛选出7个航天菌株:42-31,43-15,43-18,22-44,21-36,FV-2,FV-4.将这些航天菌株与地面对照菌株进行了比较,主要进行了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率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航天菌株的产量均比原始菌株高且早熟.航天诱变为选育金针菇优良菌株提供了新途径.


取食不同食料对斜纹夜蛾后代抗药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溴氰菊酯对斜纹夜蛾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取食人工饲料、棉花、大豆和烟草的后代的毒力,及其后代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取食不同食料的斜纹夜蛾后代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顺序均为:烟草<棉花<大豆<人工饲料。在抗、感品系中,无论是中肠还是脂肪体,取食棉花、烟草和大豆的斜纹夜蛾后代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和酯酶活性均较取食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后代的要高,表明这3种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的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性。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溴氰菊酯 抗药性 多功能氧化酶 酯酶活性


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T65系列为测验系(TLs),在江西南昌(28°36′N)夏季自然高温长日(14 h/d)和人工遮光短日(10 h/d),以及海南三亚(18°14′N)旱季自然低温短日(11.6 h/d)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感温性和基因位点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99在E1、E2和E3位点分别带有感光迟熟等位基因E1、E2和E3,在Se-1位点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在Ef-1位点带有早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其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Ef-1。迟熟基因E1、E3与早熟基因Ef-1同时存在,E1、E3与Se-1e基因位点间的互作使桂99农艺性状表现弱感光性。感光基因Se-1u(或Se-1n)的存在能增强E位点感光迟熟基因的感光性,感光基因对“TLs×桂99”F2植株抽穗的影响,是延长平均抽穗期,增加迟抽穗植株分布频率。分析了感温性对TLs抽穗期的影响,讨论了以桂99为恢复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丰产性和广适性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感光基因型 基本营养生长基因 基因效应 近等基因系


籼稻93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利用350Gy的60Co-γ对籼稻9311进行辐射处理,以诱导产生大量的农艺与发育性状突变体,为水稻遗传研究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M1代单本栽插并实行单株收获;M2代种植5000个家系,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形态性状表现进行初步鉴定,共有1665个家系的4136个单株发生形态变异,并筛选出各类形态突变体2001份;M3代按系谱种植进行重复鉴定获得包括叶、茎、穗、育性和熟期变化等各类突变体1996份。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按M2代种植家系中突变家系的百分比计算为33.3%,表明9311对γ射线是十分敏感的。本研究还发现辐射突变表现为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突变同时发生。同时,还筛选到一些优良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可以直接应用于育种及生产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