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四种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生态学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4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02428"、"淦鑫688"、"JR8892-1"和"JR8892-2"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以及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以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为R2>0.99。但只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且可直接计算其饱和光强(Isat);由各模型计算的光合参数可知,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远高于实测值,指数函数与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Pnmax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均与实测值相差较大,除了"JR8892-1"采用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大于实测值外,其余3个品种用上述3种模型拟合求得的Isat均小于实测值,唯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Isat与实测值最为相符;对于低光强部分的参数光补偿点(Ic)与暗呼吸速率(Rd),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最接近其测量值;不同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JR8892-1"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高光效品种"02428";处于分蘖盛期的"JR8892-2"也表现出较高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而超级稻"淦鑫688"相对于其他品种,则具有较低的暗呼吸速率,光合产物消耗少。
养分胁迫对威优916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杂交水稻威优916根系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以揭示养分胁迫对水稻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分子机理。根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析及差异检测,获得了23个发生差异表达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1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2个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7个根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6个逆境相关蛋白质及2个未知功能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初的养分胁迫能够刺激根系的分化生长;但持续的养分胁迫诱导根系大量逆境应答蛋白质上调表达,呼吸代谢减弱,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木质化程度增加,根系衰老加剧。
用基于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建立基于邻苯二甲醛(o-phthalaldehyde,OPA)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稻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用三氯乙酸作为提取溶剂的效果最好;检测限为0.5 mg/L,提取回收率为79.1%~101.5%;巨胚糙米的GABA含量显著高于常规胚糙米的,发芽后巨胚糙米的GABA积累量也高于常规胚糙米的。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水稻 测定
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营养基质的应用效果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机插水稻育秧营养基质分别在江西省4个试验点进行了早稻和晚稻2种育秧方法的对比试验,比较分析其秧苗素质、茎蘖动态、产量和产量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营养基质育秧的秧苗植株矮壮、叶绿素含量高、根数多、秧苗生长均匀整齐、茎蘖数多,早稻平均增产2441.45kg/hm2,平均增产率为6.3%,晚稻平均增产504.9kg/hm2,平均增产率为7.0%。
水稻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综述了SSR标记在水稻核心种质构建与评价、遗传结构、稻种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水稻遗传多样性的地带性特征、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以及目前水稻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降低等特征,分析了遗传多样性成因及影响因素,特别指出了育种行为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针对当前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对策。认为云南是中国稻种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西南稻区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南方稻区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北方粳稻遗传多样性。
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素累积动态和土壤氮素供应动态的影响,并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有机无机肥协同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矿质态氮在水稻分蘖期前低于化肥处理,而在抽穗期至灌浆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氮素供应动态与水稻吸收利用氮素规律吻合程度最高,促进了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其主要机制是有机无机肥配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繁殖,使其在水稻生育前期固持了较多的矿质氮,在水稻生育中、后期这些氮素逐渐被释放以供水稻吸收利用,较好地满足了水稻各阶段生长发育对氮素养分的需求.
关键词: 麦-稻轮作 水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氮肥利用率
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以两优287为材料,研究了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鄱阳湖流域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磷投入的条件下,磷素积累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间歇式灌溉抑制了水稻生育前中期的磷素积累量,促进了生育后期的磷素积累量,提高了茎鞘的磷素转运量和比例以及穗部磷素的增加量。在间歇式灌溉和常规淹灌方式下,氮肥施用量180 kg/hm2时,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均能提高水稻磷素积累总量和穗部磷的增加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组合的磷素积累总量和产量以W1N2F(2水分间歇式灌溉,氮肥用量180 kg/hm2,其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组合的最高。可见氮肥后移有利于促进水稻对磷素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氮肥运筹 水稻 磷素吸收利用 鄱阳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