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165条记录
优质红米晚籼稻"赣晚籼33号"的选育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将迟熟中、晚籼"GER-3"的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返地种植,在太空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下,其后代产生多样性变异,表现多向性遗传。选择突变体,育成早熟、稳产、多抗、优质红米晚籼稻新品种"赣晚籼33号",与"GER-3"相比,其农艺、经济性状得到改善:分蘖力强、秆高不倒伏,不易落粒;每穗总粒数由79.4粒提高到98.15粒;生育期缩短10.56d。抗病性增强,稻瘟病接种鉴定3级,苗瘟0~3级、叶瘟2~4级、穗颈瘟0级,表现中抗至高抗。米质提高,定为国家标准二级优质米。

关键词: 优质 高抗 空间诱变 育种 赣晚籼3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苦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江西农业学报 2002

摘要:对我国苦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概况、栽培及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对未来苦瓜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苦瓜 生物学 栽培 育种 研究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斜纹夜蛾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甘兰叶为食料,系统观察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实验种群幼虫龄次、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在15℃、19℃、24℃、29℃、34℃恒温下幼虫7龄以上的个体分别达55.4%、41.2%、21.3%、16.6%和14.3%,卵、幼虫、预蛹、蛹、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2±1.78℃、11.97±0.91℃、12.52±1.22℃、11.47±0.92℃、10.59±2.65℃,有效积温分别为56.75℃/d、224.06℃/d、28.65℃/d、153.33℃/d、41.18℃/d,发育最高临界温度为38.2820℃、38.8766℃、39.5080℃、39.5403℃、37.4907℃,发育最低临界温度为4.9509℃、4.8974℃、4.7435℃、4.7430℃、4.6471℃,发育最适温度为23.0702℃、22.0024℃、25.6765℃、26.5453℃、23.2649℃。温度对各虫态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和繁殖力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生长发育 存活 繁殖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耐病双低油菜新品种“赣油17号”的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2001

摘要:“赣油 1 7号”是以双低品系“83-64-1”(“马努 /甘油 5号”)为母本 ,“甘油 5号 /川油 8号”的选系“9A0 3”为父本 ,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耐病的甘蓝型中偏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江西省和长江中游区域试验结果均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2 .1 %以上 ;硫甙含量为 2 1 .4μmol/g(饼 ) ,芥酸含量为 0 .44 % ,含油量达 39.94% ;成熟期比对照早熟 1~ 2d,适于稻稻油三熟和油菜花生及油菜棉花两熟种植。该品种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选育 双低 “赣油17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育系“博9A”的选育及其配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1

摘要:“博 9A”是通过“珍汕 97A/ /博B/献党 1号”选育而成的一种籼型不育系 ,其株型适中 ,分蘖力中等 ,主茎叶片数为 1 3.4~ 1 4.6,柱头外露率为 77.1 % ,自交结实率为0 % ,播种至始穗历期为 80~ 1 2 0d ,可恢复性好 ,抗稻瘟病 ,配合力强 ,与“75 2”、“明恢 63”等恢复系配组 ,具有较强的优势。

关键词: “博9A” 选育 配组 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uan溪蜜柚5―4―1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

江西园艺 2000

关键词: Guan溪蜜柚5-4-1 优良单株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高产辣椒新组合“赣丰5号”的选育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0

摘要:“赣丰 5号”是以早熟抗病辣椒自交系“B940 4”为母本 ,抗病长果辣椒“B92 71”为父本配制而育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该杂种早熟 ,春季栽培时从定植至采收约 40~ 45d;产量高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对照“湘研 1号”分别增产 5 .6 %~ 7.0 %和 33.6 %~ 38.0 % ,一般总产量达 2 2 5 0 0~ 6 0 0 0 0kg/hm2 ;抗性强 ,抗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 ;品质优 ,单果重量 2 5~30g,维生素C的含量达 931mg/kg(FW)。现已在江西、四川、湖北、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市推广种植

关键词: 辣椒 “赣丰5号” 一代杂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赣早籼40号”的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2000

摘要::“赣早籼 40号”属中早熟早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丰产稳产 ,品质较优 ,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适合江西、湖南等双季稻区作优质早稻搭配种

关键词: 水稻 赣早籼40号 中早熟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米稻三系配套选育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00

摘要:采用人工制保、制恢的方法 ,育成了黑米稻不育系 2个 (“大黑A”和“血黑A”)和恢复系 3个 (“黑恢 1号”、“黑恢 2号”和“黑恢 3号”) ,于 1 997年成功地实现了黑米稻三系配套[1] ,与此同时进行了黑米稻不育系、恢复系与白米稻不育系、恢复系的配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黑米杂交稻优势强、经济性状互补明显 ,较好地克服了传统黑米稻品种产量低、抗性和株叶形态差的缺点 ,而且黑米稻不育系、恢复系与相应的白米稻恢复系、不育系配组 ,其F1代大多数仍为黑米

关键词: 黑米稻不育系 黑米稻恢复系 三系配套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0

摘要:将“博A”与自选的恢复系“75 2”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博优 75 2”。该组合具有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理想株叶型、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偏长。 1 999年 6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博优赣2 8”。探讨了“博优 75 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博优752”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