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牧草青贮料缓解肥育猪热应激效果的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牧草青贮料作为肥育猪抗热应激原料的可行性,选用48头体重7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肉猪,将其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青贮料添加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牧草青贮料。测定试验猪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等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血清LDH、CK、AST、ALT和MDA含量显著降低,猪对总能量、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但在相同投喂量的情况下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影响不大。
关键词: 牧草青贮料 猪 热应激 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生产性能


猪源产ESBLs大肠杆菌三种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龙岩学院学报 》 2015
摘要:了解福建省闽西地区猪源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从龙岩市10个规模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中,按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筛选产ESBLs菌,对其分别用CTX-M、TEM和SHV等3种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05株大肠杆菌的产ESBLs检出率为28.6%(30/105);其ESBLs基因亚型以CTX-M型和TEM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6.7%(17/30)和36.7%(11/30),SHV型检出率13.3%(4/30)较低;5株菌同时携带CTX-M和TEM基因,2株菌同时携带CTX-M和SHV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CTX-M-15、TEM-2和SHV-12。


新型耐热植酸酶对断奶仔猪钙磷代谢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磷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替代一部分磷酸氢钙对断奶仔猪钙磷代谢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56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为(8.37±0.97)kg的30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低磷饲粮、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和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各处理之间血清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添加有新型耐热植酸酶的试验组仔猪血清钙、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在低磷饲粮中添加500、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蹄骨灰分率和钙、磷含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3)将仔猪趾骨制成骨骼切片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500、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趾骨骨密质较基础饲粮组和低磷饲粮组厚,骨松质较基础饲粮组和低磷饲粮组密集。4)基础饲粮组和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的钙、磷、能量及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由此可知,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替代部分无机磷,能有效促进仔猪机体对饲粮中钙、磷的代谢,并显著提高饲粮中部分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综合各项指标,1 000 U/kg的新型耐热型植酸酶能起到更好的替代无机磷的作用。
江西地方猪品种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江西8个地方猪种153个个体进行D-1oop高变区测序,获得长度为515 bp的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单倍型多样性值从修水杭猪的0.338±0.120到玉山黑猪的0.819±0.064,碱基多样性从赣中南花猪的0.000 8±0.000 5到玉山黑猪的0.007 9±0.006 6。对所有样本进行分子差异等级分析(AMOVA),品种内的方差组分占62.27%,表明8个猪品种间没有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品种间表现弱的遗传结构。对153条序列进行网络关系和歧点分布分析表明,整个猪群体曾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


猪印记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猪业科学 》 2010
摘要:印记基因是违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类特殊存在基因群。其在猪的研究与应用,正在成为家畜发育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印记基因的概念、发现过程、特征、建立、维持和印记机制,并对其在猪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描述。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探讨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者就其优点、授精的几个重要环节、影响授精效果的原因分析、面临的问题、发展前景等做简单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