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无柄灵芝代料栽培基质营养组成与其功能成分累积的关系研究
《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寻求灵芝高产多糖和三萜的栽培配方,采用常规栽培灵芝的4种培养基配方,栽培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获得子实体和孢子,硫酸-蒽酮法测定其多糖含量,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其三萜含量。通过多元回归拟合确定灵芝子实体、孢子的多糖和三萜产量与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的相关性方程。根据方程计算得到常用原料对功能成分产量的贡献度,结合原料成本,分别对子实体、孢子功能成分产量最高的配方1、配方3进行改良,得到子实体高产功能成分的配方A和孢子高产功能成分的配方B。配方A:玉米粉7%、麦麸7%、玉米芯84%、蔗糖1%、石膏1%,子实体多糖产量123.5 mg、三萜产量122.76 mg,与配方1相当,但成本降低42.29%。配方B:玉米粉5%、麦麸5%、甘蔗渣88%、蔗糖1%、石膏1%,孢子多糖45.83 mg、三萜31.59 mg,与配方3相比分别提高92.88%、96.70%,而成本相当。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灵芝三萜 无柄灵芝 培养基营养成分 相关性
不同生育期水稻干物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明确不同生育期的干物重对粤晶丝苗2号、粤农丝苗、合美占3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置了早造和晚造两次不同氮肥梯度随机区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拔节孕穗期时最高,且其随着生育进程逐渐降低,在乳熟期达到最低值;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乳熟期降至最低;齐穗期的穗干物质分配比例不到20%,而乳熟期的穗干物质量将近占总干物质量的43%;早造和晚造水稻的结实率差异极显著,总干重差异显著,而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差异不显著;齐穗期以后,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与干物重呈负相关,而叶干重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大,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密切相关,总干重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干物重是决定高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产量 干物质 叶干重 茎干重 相关性
水稻大粒型材料lg1的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一个大粒型水稻材料lg1表型、光合、灌浆等生理与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材料lg1田间表现为植株高大,穗长粒大,千粒质量达47.58 g;光合能力较强,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较对照9311分别小32.1%,3.94%;lg1为同步灌浆,强、弱势粒早、中、后期灌浆贡献率相差不大,强势粒灌浆时间比弱势粒长;遗传分析表明,F2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均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粒宽与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厚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测粒宽、粒长、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性状同时受一个或多个共同的QTL控制。研究结果为大粒型材料lg1在超高产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大粒型材料lg1的表型和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该研究对一个大粒型水稻材料lg1的表型、生理和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材料lg1田间表现为植株高大,穗长粒大,千粒质量达47.58 g;光合能力较强,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较对照9311分别小32.1%,3.94%;lg1为同步灌浆,强、弱势粒早、中、后期灌浆贡献率相差不大,强势粒灌浆时间比弱势粒长;遗传分析表明,F2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均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粒宽与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厚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测粒宽、粒长、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性状同时受一个或多个共同的QTL控制。研究结果为大粒型材料lg1在超高产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明确再生稻头季光谱数据与再生季生长的相关性,是一种预测和诊断再生稻生长状况的便捷方法。研究采取主动式的Greenseeker光谱仪,测定了不同再生稻品种(组合)关键生育期的NDVI,结合再生稻的生理指标分析计算了头季抽穗前后的NDVI和再生季抽穗后的干物质、LAI和叶片氮含量(累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抽穗后的NDVI与再生季抽穗后的绿叶生物量、LAI、营养器官和绿叶的氮累积具有显著的指数正相关,且不受再生稻品种(组合)类型的影响。利用不同密度试验的数据对方程进行了较充分的验证和检测,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估算精度为0.9765,估计的RMSE为1.464,平均相对误差为-0.1191,RRMSE为0.1814。
移栽时期与烤烟氮肥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移栽期(5月5日、15日和25日)对烤烟氮素的响应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移栽期至5月15 25日,烤烟产量和地上部各器官(烟叶与茎秆)中含氮量分别平均显著增加5.1%6.1%和19.8%55.2%,而且其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平均增加37.4%49.8%、30.4%54.8%、26.9%29.1%和2.9%5.7%。移栽期与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呈现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与土壤氮素依存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推迟移栽期至5月15 25日有利于提高氮素养分的增产能力。
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徐薯25"与"徐22-5"去雄杂交得到的105个后代材料,在我国主要甘薯种植区4个不同生态点(徐州市、烟台市、万州市和南昌市)进行种植试验,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甘薯产量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茎叶干率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主要产量性状表现为环境效应远大于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不同生态条件下,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幅很广,单株鲜薯重变异系数最大,单株干薯重变异系数次之,而薯块烘干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在4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徐州点的茎蔓长与单株分枝数最大,茎粗与单株结薯数最小;烟台点的茎粗、单株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和鲜薯重最高,茎叶干率最低;南昌点的茎蔓长、单株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最低,薯块烘干率、茎叶干率、单株结薯数及干薯重最高;万州点的薯块烘干率、单株分枝数、鲜薯重和干薯重最小。结合相关性结果可知,在所有供试地点中,单株鲜薯重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甘薯高产、高蛋白质育种工作难度较大。
关键词: 甘薯 基因型 生态环境 产量性状 互作效应 相关性
甘薯块根特性的生态变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徐薯25与徐22-5杂交后代为试材,研究薯块特性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规律,探讨甘薯块根特性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甘薯块根特性的变异范围很广,其中薯肉色变异最大,薯皮色变异系数最小。所有薯块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薯形的环境效应达极显著水平;薯形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薯皮色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更为显著,而薯肉色主要受其遗传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影响。从相关系数看,薯肉色与总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从偏相关系数看,仅有薯肉色与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偏相关性不明显。在育种材料的多点评价中,薯皮色设定的标准要严格,薯肉色要适当放宽标准,对薯形不能强求一致,而且薯肉色较深的品系可能富含胡萝卜素。
基于IRAP技术的磨盘柿变异单株鉴定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关键词: 柿 品种鉴定 亲缘关系 芽变 逆转座子分子标记 UP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