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istribution(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解析2种穗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弯曲穗型‘两优培九’和直立穗型‘武香粳14号’为材料,研究了在2个施氮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间的差异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穗内各籽粒在不同蛋白质含量区间的频数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在稻穗的同一部位,2个供试品种一次枝梗上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上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以第2粒位籽粒较低,第1粒位的籽粒较高;二次枝梗上第1粒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在穗上不同部位及一、二次枝梗上的分布因品种和施氮量的不同而异,施氮量在110~22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减少穗内粒间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

关键词: 水稻 粒位 蛋白质含量 氮素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选择与配置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农业产业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园区要选择自己的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目前,一些园区主导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引起园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园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后劲。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好园区产业选择和配置的问题。文章根据区域经济创新理论,结合农业产业的特殊性,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选择与配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分别对其项目设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延伸产业链等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配置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产业 产业选择 配置 基本原则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江西省橘类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江西省柑橘产业突破现有格局,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江西省橘类农产品发展历程及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省橘类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橘类资源广泛分布;江西省共有9件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江西省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存在品种单一、熟期过于集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意识薄弱、生产管理不规范,橘类商品贮藏、加工研究薄弱,柑橘农产品质量标准较低、产业化模式落后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优质橘类品种培育、扩充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品牌效应、严格按标准生产、加强加工技术研究、维护稳定现有市场、积极拓展新的贸易市场等措施,促进江西省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橘类 地理标志农产品 发展历程 分布情况 存在问题 对策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构成,分析了2000~2010年鄱阳湖区25个县市农业面源污染TN、TP和COD负荷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总量由37952 t增长到42108 t,单位耕地面积TN负荷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4%;TP负荷总量由9905 t增长到12230 t,单位耕地面积TP负荷由11.2 kg/hm2提高到13.2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4%;COD负荷总量由142162 t增长到183206 t,单位耕地面积COD负荷由161 kg/hm2提高到197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7%。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高安市、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等;单位耕地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东乡县、万年县、余江县、新干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鄱阳湖区 农业面源污染 分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株型的水稻冠层光合生产模拟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于冠层光分布的光合作用模型,以紧凑型和松散型2个不同株型水稻冠层为对象,通过设计不同的模型输入参数组合,定量分析了不同株型水稻冠层直接辐射消光系数的日变化特征、正午时刻直接辐射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特征、冠层内光合作用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辐射强度下冠层光合作用速率随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日变化等。结果表明,紧凑型的增产潜力依赖于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效能、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辐射强度等。研究结果为水稻高产栽培及理想株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消光系数 直接辐射 光合作用速率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化螟幼虫密度无关;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受害程度的稻株上的分布均以5~10 cm的稻株部位最多。在翌年春季,在稻草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36.44%)高于在稻桩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27.11%),但是在稻桩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138.25)极显著高于在稻草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34.25)。"火烧+堆沤"(冬前在田间对稻草进行焚烧,翌年早春再进行堆沤)处理和旋耕处理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71.17%和66.25%,显著高于单独焚烧稻草或单独堆沤处理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二化螟 水稻 分布 农业防治 越冬幼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稻瘿蚊灾变原因及防治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 2008

摘要: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稻瘿蚊在江西稻区向北扩展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有关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季节和年度消长规律;稻瘿蚊向北扩展灾变成因;危害损失、防治指标以及稻瘿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图.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灾变原因 稻瘿蚊 江西 发生危害特点 生物学特性 分布范围 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铜水平对水稻植株各部位铜富集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05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环境中铜的水平提高,水稻植株各部位分布的铜浓度也较高。在较高供铜水平下水稻米粒中分布的铜浓度高于绿色、无公害大米中铜的限值。水稻有很强的吸收、富集铜的能力,铜向米粒和颖壳的迁移能力弱于向茎叶迁移的能力,低浓度下的迁移能力强于高浓度下的迁移能力。

关键词: 水稻 富集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调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对江西省10 种主要母质的497 个农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效硅( Si O2) 平均含量为60 .0 mg/kg ,含量低于100 mg/kg 的土样占83 .5 % ,低于50 mg/kg 的土样占64 .4 % 。水稻土缺硅面积占91 .5 % 。地区分布特点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土壤有效硅含量与成土母质和复种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土壤p H 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 N、速效 N、 P、 K 含量无相关性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含量分布 现状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