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istribution(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为筛选出适于江西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开展了油菜材料对根肿菌的抗性测定。室内盆栽抗性测定表明,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2018362481’‘P360924009’‘P360281040’‘中油杂12’‘华油杂62R’和‘华双5R’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或等于30.00,其中‘华油杂62R’和‘华双5R’表现为中抗水平。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秦优DK4’‘阳光50’和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ZS115R’的根肿病病情指数均低于30.00,但只有‘华油杂62R’对Pb1生理小种表现出中抗水平。本研究针对性地筛选出适于江西油菜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对江西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和创制抗病性油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油菜 根肿菌 分布 生理小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种类鉴定及地理分布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对采自主产区的157份山药样品进行了线虫分离与形态学鉴定,并对主要病原线虫种类进行rDNA-ITS和28S的序列比对和种群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山药病原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调查结果表明,咖啡短体线虫在江西省大部分山药产区广泛分布,是优势种群.吉安市永丰县和泰和县山药线虫危害最为严重,山药样品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8.9%.南方根结线虫在江西省山药产区不是优势种群,呈零星发生.此外,山药样品中存在两种线虫的单一种群侵染和复合种群侵染,分别占总样品数的87.1%和12.9%.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江西省山药主产区病原线虫的优势种是咖啡短体线虫,为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药 咖啡短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系统进化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摘叶对不同株型木薯品种产量和氮磷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片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与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研究留叶数对木薯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木薯高产栽培和氮磷钾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株型、品种、留叶数分别为主区、裂区和再裂区。试验以紧凑型品种‘华南205’(SC205)、‘桂热4号’(GR4)和伞型品种‘华南12号’(SC12)、‘华南15号’(SC15)为材料,设计12个留叶数处理(9、18、27、36、45、54、63、72、81、90、99和108片),分析了单株摘叶及成熟期单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结果】随留叶数增多,单株摘叶的氮、磷、钾素积累量随之下降,单株鲜薯产量随之显著增加,成熟期全株和全生育期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随之呈显著增加或呈"单峰"或"双峰"趋势。不同品种不同元素的积累规律有差异。紧凑型品种单株摘叶的氮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降低了4.56%,而磷、钾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10.23%、10.00%。紧凑型品种成熟期全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31.00%、42.48%和50.92%。在成熟期,留叶数增多,在块根和叶片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提高,而在茎秆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下降,氮、磷、钾素收获指数随之呈增加或"单峰"或"双峰"趋势。紧凑型品种氮、磷、钾素收获指数高于伞型品种,两株型分别为0.48、0.63、0.58和0.42、0.60、0.55。随着留叶数增多,成熟期全株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提高,而单株摘叶的氮、磷、钾素分配率随之下降。紧凑型品种在成熟期全株中的氮、磷、钾素分配率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7.33、5.45和4.36个百分点。【结论】木薯留叶数越多,摘叶的数量和干物质量越少。随着留叶数增加,木薯产量随之增加,成熟期全株的养分积累量和块根、叶片的养分分配率随之提高。木薯摘叶后,叶片光合产物优先满足地上部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块根膨大期适宜的留叶数为81~90片,有利于确保木薯产量和养分积累利用。

关键词: 木薯 株型 留叶数 养分积累量 分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鄱阳湖微囊藻毒素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理化和生物因子的关系

环境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别于2012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3年1月(冬季)在鄱阳湖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鄱阳湖水柱中常见的3种微囊藻毒素(MC-RR、MC-YR和MCLR)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探寻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湖泊环境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C-RR是鄱阳湖MCs的主要毒素种类.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Cs,IMCs)与微囊藻生物量(r=0.47,P<0.01)、颤藻生物量(r=0.68,P<0.01)、蓝藻生物量(r=0.56,P<0.01)、Chl-a(r=0.28,P<0.01)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鱼腥藻生物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微囊藻和颤藻是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主要产毒藻类.IMCs与水温(r=0.51,P<0.01)、透明度(r=0.69,P<0.01)、Fe(r=0.43,P<0.01)和Zn(r=0.43,P<0.01)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N(r=-0.44,P<0.01)、TP(r=-0.29,P<0.01)、NO-2-N(r=-0.28,P<0.05)、NH+4-N(r=-0.33,P<0.05)、Ca(r=-0.34,P<0.01)和Mg(r=-0.35,P<0.05)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pH、PO3-4-P、NO-3-N、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Cu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这说明光照强度(透明度反映)、氮、磷、水温是控制鄱阳湖微囊藻毒素产生的重要因子,金属离子Ca、Mg、Fe、Zn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微囊藻毒素的产生.鄱阳湖IMCs和胞外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Cs,EMCs)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即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冬季和春季较低.鄱阳湖IMCs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东部湖汊群、松门山周围以及蚌湖和蚌湖进入鄱阳湖的入湖口较高,其它区域较低的趋势,而EMCs的高值区位于松门山周围和蚌湖及其入湖口.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胞内微囊藻毒素 胞外微囊藻毒素 鄱阳湖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稻米产销困境与出路——基于种粮大户的调查

新疆农垦经济 2018

摘要:江西土地流转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土地规模化经营得到发展,种粮大户明显增多,已成为江西水稻种植新型经营主体。因此,基于种粮大户角度思考江西稻米产业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分析江西稻米产销形势基础上,基于对观察点种粮大户的调查,系统分析稻米产销中存在的困境,并从生产和销售两条线提出应以产业振兴提振乡村发展,推动种粮大户自觉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绿色优质品牌创建方向转变,推动稻米产业升级发展。

关键词: 稻米 生产 销售 困境 种粮大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年江西省棉花产销形势分析及展望

农业展望 2017

摘要:2017年1—7月江西省遭遇持续强降雨和高温干旱天气,对棉花长势影响较大,棉花严重受损,预计2017年江西省棉花单产将有所下滑。相比其他传统农作物江西省的植棉纯收益较低,棉农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不断调减植棉面积,预计2017年江西省棉花种植面积将同比减少31.81%,棉花总产量将同比减少34%左右。2017年后期,在棉花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江西省棉花价格将保持平稳波动,棉花加工及销售企业开工率将有所回升,但优胜劣汰格局明显。

关键词: 江西省 棉花 生产 销售 加工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

湖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的方法,对福寿螺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其在稻田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福寿螺已分布在江西省的34个县市区,发生总面积为55 586 hm~2;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田中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出现产卵高峰期,1代幼螺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中稻田中,福寿螺成螺和幼螺高峰均出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双季晚稻田福寿螺成螺和幼螺在10月上中旬达高峰,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0月中下旬。长期浅水灌溉处理稻田的福寿螺消长规律与干湿交替处理的相似,其成螺、幼螺和卵块密度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的无明显差异,表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对福寿螺种群增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福寿螺 分布 消长规律 水稻田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通过测定健康植株、不同发病时期的自然病株及人工接种病株内不同部位青枯雷尔氏菌数量,旨在明确病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内青枯雷尔氏菌总数量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之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加重而下降。病菌的致病力则随着病情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检测的所有芝麻健株各部位均无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芝麻植株不存在无症状侵染现象。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病株内的分布呈现丰富的多态性,自然病圃和灌根接种的Ⅱ类、Ⅲ类病株各部位菌量分布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但其Ⅰ类病株中下部菌量却高于基部。针刺接种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病株,接种点以下的根部和基部均有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青枯雷尔氏菌不仅可随植物蒸腾向上扩散,也可向下蔓延。

关键词: 芝麻植株 青枯雷尔氏菌 分布 消长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重金属处理对烟草中As、Cd、Hg和Pb的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重金属处理烟草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分布特征,进行了高、中、低浓度的砷(As)、镉(Cd)、汞(Hg)、铅(Pb)及其复合处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烟叶中As、Cd和Pb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初期>收获期、中期,Hg为中期>收获期>初期。重金属污染胁迫下,烟草中重金属累积分布特征为:As和Pb为根>茎>叶,Cd为茎>根>叶,Hg为根>叶>茎(对照:叶>根>茎)。烟草中重金属(除Hg)含量总体随外源添加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复合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单元素处理。烟叶中重金属增幅顺序为As>Cd>Pb>Hg,As和Cd处理间烟草(根、茎和叶)中As和Cd含量均差异显著。可见,烟草对土壤As和Cd污染最为敏感,烟草种植时应尽量选择土壤As和Cd含量较低的区域以避免其过度累积。

关键词: 烟叶 重金属 累积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水象甲的发生分布及防治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对稻水象甲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稻水象甲已在江西省的23个县市区发生;化学防治结果表明,20%醚菊酯·呋虫胺WP 120 g·hm-2和150 g·hm-2处理对稻水象甲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2%和73.29%,药后3,7和14 d的防效均在87.33%以上;药后20 d对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9.62%和92.49%,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江西省 分布 20%醚菊酯·呋虫胺W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