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绿色农业是1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绿色农业是江西省"建设绿色江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SWOT分析,明确了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江西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西省
绿色农业
SWOT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西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简述了江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江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建设
龙头企业
江西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介绍了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江西作为东部省份的近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促进江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江西
加工贸易
承接
产业转移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构建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登记注册、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遗传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2对水稻SSR引物,构建江西省2009年度区域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的水稻品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SSR分子标记
水稻
遗传多样性
江西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ZB15、ZB5、ZA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15和ZB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省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绿色农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发挥该省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江西的建设。在分析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现状
发展对策
江西省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分析了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强优质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稻草覆盖、免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扶持和发展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快江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江西
马铃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分析了江西省1998~2007年10年的早稻区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西省早稻区试的平均产量及日产量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产量的经济性状中除有效穗呈逐年减少外,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增加较明显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这2个性状。所有参试品种(组合)的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株高及穗长性状具有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早稻
区试
江西
产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通过空间育种途径,对水稻恢复系早稻402、中稻明恢63、838、752等进行改良,育成了新的恢复系,与不育系配组育成了如晚稻SP优I98、丰优航98等优势强的杂交稻新组合。介绍了育成各品种的特性。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航天育种
恢复系
杂交稻
新组合
《管理观察
》
2009
摘要:根据2005-2007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计算2004-2006年江西工业各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专业化系数、企业专业化系数及从业人员专业化系数,得出江西产业集聚优势结论.
关键词:
江西
产业集聚
专业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