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外源激素对二晚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07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齐穗期喷施3种外源激素(GA3、6-BA、BR)对二晚生长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测定了剑叶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与SOD、CAT活性等与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的衰老都有延缓作用,并能提高结实率,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其中以6-BA的效果最好。但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衰老作用的延缓具有时效性,大约2周左右。
关键词: 外源激素 赤霉素(GA3) 6-苄基腺嘌啉(6-BA) 芸苔素(BR) 水稻 叶片 早衰


优质早熟早籼不育系03A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 2007
摘要:不育系03A是用野败型不育系丰A与优质早稻品种赣早籼49号进行回交转育的一个早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结果表明:典败99.2%,圆败0.78%,染败0.02%,无正常染色花粉粒,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03A株高约54cm,播始历期43-66d,叶片9-11叶,感温性强,千粒重约23g;配合力较强,可配制早、中、晚稻组合;开花习性好,柱头粗大,外露率高(80.4%-91.0%),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活力强,异交结实率达80%以上;品质好,7项指标达部颁一级米品质,垩白少;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经人工接种和自然鉴定中抗稻瘟病;后期落色,种子呈长粒形、饱满,裂颖少,且壳色好。


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就我国水稻苗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遗传、分子标记和育种与选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的耐冷性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冷性 鉴定 数量性状位点(QTLs)


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以“丰优丝苗”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180kg/hm2)、总施钾量(180kg/hm2)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基、蘖肥的氮钾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用量,可以延缓水稻的衰老,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水稻的产量。当基、蘖、穗、粒肥比例为6∶1∶2∶1时,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剑叶SOD活性较肥料一次性基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剑叶电导率却降低,延缓了水稻衰老,增产9.2%,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时,后期喷施叶面肥也有利于延缓水稻衰老。


水稻浸种灵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简报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概述了水稻浸种灵在早稻和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了浸种灵的比未使用的增产12.95%~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