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paddy(模糊匹配)
299条记录
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T65系列为测验系(TLs),在江西南昌(28°36′N)夏季自然高温长日(14 h/d)和人工遮光短日(10 h/d),以及海南三亚(18°14′N)旱季自然低温短日(11.6 h/d)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感温性和基因位点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99在E1、E2和E3位点分别带有感光迟熟等位基因E1、E2和E3,在Se-1位点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在Ef-1位点带有早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其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Ef-1。迟熟基因E1、E3与早熟基因Ef-1同时存在,E1、E3与Se-1e基因位点间的互作使桂99农艺性状表现弱感光性。感光基因Se-1u(或Se-1n)的存在能增强E位点感光迟熟基因的感光性,感光基因对“TLs×桂99”F2植株抽穗的影响,是延长平均抽穗期,增加迟抽穗植株分布频率。分析了感温性对TLs抽穗期的影响,讨论了以桂99为恢复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丰产性和广适性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感光基因型 基本营养生长基因 基因效应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简略回顾了根系研究法的进展史,对近年来水稻根系研究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评价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研究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93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利用350Gy的60Co-γ对籼稻9311进行辐射处理,以诱导产生大量的农艺与发育性状突变体,为水稻遗传研究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M1代单本栽插并实行单株收获;M2代种植5000个家系,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形态性状表现进行初步鉴定,共有1665个家系的4136个单株发生形态变异,并筛选出各类形态突变体2001份;M3代按系谱种植进行重复鉴定获得包括叶、茎、穗、育性和熟期变化等各类突变体1996份。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按M2代种植家系中突变家系的百分比计算为33.3%,表明9311对γ射线是十分敏感的。本研究还发现辐射突变表现为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突变同时发生。同时,还筛选到一些优良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可以直接应用于育种及生产当中。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辐射 功能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液肥施用对水稻增产效应的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以“赣晚籼37号”(926)为材料,研究了卢博士有机液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施用卢博士有机液肥4个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不施卢博士有机液肥的处理,而且施用卢博士有机液肥的4个处理中,不同的用量次数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卢博士有机液肥在水稻上的使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有效穗、结实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且增幅最高的达12.15%。

关键词: 卢博士有机液肥 水稻 增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结合江西水稻机插推广现状,总结了杂交水稻机插的优势以及与机插相配套的软盘育秧关键技术。

关键词: 软盘育秧 机械化插秧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质温敏核不育系“科丰S”的选育及特性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科丰S”是从“安湘S/香优早”的后代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属早籼中熟类型,具有不育期长、不育度好、柱头外露率高、在海南的可繁性较好、配组自由、配合力好等特点。简要介绍了“科丰S”的繁殖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科丰S 选育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分蘖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分蘖(分蘖力和分蘖角度)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分蘖基因 分蘖力 分蘖角度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根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综述了近30年来在水稻根系活力、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根系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以及根系性状的遗传特性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现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展望了今后的水稻根系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根系形态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442S、8011S、1290S和5个父本配制12个组合,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P1、P2、F1、F2结实率性状进行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2个组合的最适模型不相同,但都集中在B、D、E三模型,不育主基因在所有组合中都存在,只是主基因表达的对数及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效应有所差异。以1290S为母本的两个组合中,1290S/1990的遗传效应偏重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1290S/新露B偏重于上位性效应遗传,它们的遗传率均达94%以上;以6442S为母本的组合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比重都较高,但它们的基因遗传率变化幅度较大,达73.32%~99.17%,其中组合6442S/新露B和6442S/R402、6442S/1990存在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率最小为0.83%,最高达35.52%;以8011S为母本的组合中,8011S/测64-7和8011S/1990的上位性遗传效应较强,其余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遗传为主,有两个组合呈多基因遗传,为组合8011S/R402和8011S/199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3%和5.94%,基因遗传率最高达99.06%之多,最小只有67.57%(组合8011S/新露B)。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性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品种在水稻防早衰上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以早稻品种“香两优6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钾肥品种对水稻后期光合功能衰退、叶片和根系衰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钾肥均具有维持水稻功能叶片中较高的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水平,从而延缓水稻功能叶和根系衰老的功能。硫酸钾镁肥具有比氯化钾、硫酸钾更好的延缓衰老的效果,并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分别比硫酸钾和氯化钾增产2.4%和2.8%。

关键词: 钾肥品种 水稻 衰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