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admium pollution(模糊匹配)
29条记录
镉污染土壤中不同芥菜品种富集能力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通过镉污染土壤地块实地试验,研究9个不同芥菜品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和富集能力的差异。筛选出广西大肉甜芥菜、精品棒菜2个超富集芥菜品种和富集量最大的嫩香白皮棒菜品种。

关键词: 镉污染 芥菜 镉富集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矿质营养元素阻控植物积累:从机制到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许多矿质营养元素能通过沉淀和吸附作用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与竞争细胞质膜上的转运体从而降低植物对的吸收。因此,通过合理的养分管理正确处理矿质营养元素和之间的关系,实现阻控作物对的吸收,被认为是一种费用低、周期短、效率高的技术措施。此外,通过其他农艺措施或分子育种手段调控矿质营养元素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2种降低作物积累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矿质养分元素和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土壤中的有效性以及植物对的吸收。同时,以这些交互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减控作物可食部位积累的策略。

关键词: 矿质营养元素 阻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积累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选取22个早稻和15个晚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量大小依次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Cd主要集中在水稻的根部。水稻糙米Cd含量与稻壳的Cd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根系、茎叶中的Cd含量相关性可能与水稻生长环境因素有关。与早稻相比,晚稻对环境Cd具有更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且晚稻所有供试品种的糙米Cd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关键词: 水稻 积累 特征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吸收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稻田Cd污染是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为探讨稻米降技术,本试验以海藻液硅为肥料,系统研究了硅肥施用对早稻两优1号群体生产力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海藻液硅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与CK相比,分蘖数和白根数分别增加了44.5%和22.6%,产量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1.7%和5.4%。同时,喷施海藻液硅处理可以显著阻控稻谷和稻米的吸收量,与CK相比,海藻液硅处理中稻谷和稻米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27.6%和32.4%。

关键词: 硅肥 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冶炼厂周边区域夏季大气CuCd沉降特征

中国环境监测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溪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域夏季大气重金属沉降状况,于2012年6—8月及2013年6—8月(夏季),设置8个监测点,共收集大气干湿混合样品48个,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CuCd。结果发现,冶炼厂周边区域2012年夏季CuCd沉降通量分别为42.5~421、1.01~5.06 mg/m2,平均值149、2.02 mg/m2;2013年夏季CuCd沉降通量分别为40.6~94.3、0.12~0.44 mg/m2,平均值59.4、0.26 mg/m2。同1月份不同监测点CuCd沉降量存在一定差异性,风向为造成该差异性的主要气象因素;不同监测点CuCd月沉降通量与风向频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均大于0.60)。降雨量影响CuCd月沉降量,CuCd平均月沉降量与降雨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r=0.91、r=0.87,P<0.05)。

关键词: 大气沉降 Cu Cd 特征 夏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子粒铁、和铜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子粒富铁(Iron,Fe)和(Zinc,Zn)及铜(Copper,Cu)含量较低的水稻种质资源,为水稻富铁、和耐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资源基础,笔者于江西省德兴铜矿附近重金属污染较重农田中种植了153份基因型各异的水稻品种(品系,组合),分析其子粒的铁、和铜含量,结果表明,收获的149份有效材料子粒铁、和铜含量的基因型差异都很大,变化范围分别为9.26~48.65mg/kg、13.08~36.08mg/kg和2.02~6.71mg/kg,平均值分别为16.46、22.67和3.53mg/kg,和铜含量都在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之下,各基因型糙米铁、和铜含量都呈正态分布规律;5类水稻材料间铁、和铜含量差异都非常明显,其铁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粳稻>籼型两系杂交稻>常规籼稻>籼型三系杂交稻>常规糯稻;铜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粳稻>常规籼稻>籼型两系杂交稻>常规糯稻>籼型三系杂交稻;常规稻的含量较接近,但显著高于杂交稻。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应对土壤镉污染的研究发展方向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探讨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Cadmium,Cd)污染的研究发展方向,分析了200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资助的155个与之相关的项目。结果表明:这些项目主要由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相关项目的资助力度正逐步加大;所有项目可分为9大研究方向,其中以植物吸收转运积累的机理和相关基因研究所占总项目数的比例最大。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也作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灰石和石灰联合巨菌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修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0.6%和1.2%)和石灰(0.2%和0.4%)对Cu/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石灰和磷灰石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溶液和土壤pH,且均表现为0.4%石灰>0.2%石灰>1.2%磷灰石>0.6%磷灰石>对照;同时,土壤溶液和土壤有效态Cu/Cd含量随着磷灰石和石灰的添加而显著降低,且降幅均表现为随材料剂量增加而增加。石灰和磷灰石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巨菌草的生物量,降低了巨菌草对重金属的吸收,其中0.4%石灰处理巨菌草生物量最高,地上和根生物量分别为:61.45g和10.31g。与石灰相比,磷灰石在维持较低活性Cu/Cd的能力方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高剂量的石灰更能有效地通过巨菌草转移土壤中的重金属。

关键词: 磷灰石 石灰 巨菌草 土壤 Cu 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污染下不同类型水稻土氮素供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氮素供应影响了作物生产和植物生态修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剂量镉污染下我国21种水稻土无机氮的供应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10天后,不同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态氮含量变幅为1.42~70.40 mg/L(平均值为16.76 mg/L),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62.5%和33.7%;与施肥对照相比,镉污染降低了大多数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态氮的含量,平均降幅为58.4%,主要是由土壤溶液NH4+-N含量下降所致;土壤溶液NO3-N含量受镉污染的影响程度则因土壤类型而异。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偏因子分析(VPA)表明镉污染对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氮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施肥影响最小,三类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比例分别为40.38%、6.51%和0.05%。镉污染下,pH、CEC和土壤质地显著影响水稻土无机氮供应,其中土壤pH是镉污染条件下影响NH4+-N含量变化的首要因子。

关键词: 水稻土类型 镉污染 土壤溶液 无机态氮总量 偏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