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铁皮石斛的种子培养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铁皮石斛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2 MS基础培养基最适合铁皮石斛的种子培养,45 d时原球茎诱导率达到95%;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0.5 mg/L+NAA 0.5 mg/L+20%马铃薯提取液,每代增殖16倍,原球茎形态好、变异少;原球茎团于1/2 MS+6-BA 2 mg/L+NAA 0.25 mg/L+20%马铃薯提取液的培养基上可诱导丛芽分化,于MS+NAA 0.5 mg/L+20%香蕉汁+活性炭5g/L的培养基上易于诱导不定根的形成,60 d后可形成健壮的完整小植株。


农田土壤承载畜禽粪便能力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研究了育肥猪、母猪的日采食量和日排泄量以及稻田土壤猪粪利用效率和残留率,对稻田土壤猪粪重金属元素的残留率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每季每公顷配合施用15 t猪粪+50%化肥,一般不会造成农田土壤有害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每季每公顷施30 t猪粪,可能会造成有害重金属元素铬、镉的积累;每季每公顷施45 t猪粪,能明显造成重金属元素铜、铬、镉、锌的积累。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每公顷稻田施用20 t猪粪,土壤重金属铜、锌、砷会有一定的积累。得出每年每公顷稻田施用猪粪量应控制在15 t以内。通过计算,得出每公顷农田承载母猪粪便能力为15头、果园为30头,承载存栏育肥猪粪便能力为45头、果园为60头。


木薯渣不同补饲方式对饲喂混合粗饲料的本地黄牛增重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质量30 g给每头本地黄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只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的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ADRI)以及平均日增重(AD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Ш的ADRI与ADG显著增加,料重比(ADMI/ADG)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的ADG较处理Ш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ADMI/ADG降低。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本地黄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同稻草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的相似,并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正交设计优化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反应体系中的5种关键因素(TaqDNA聚合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辣椒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TaqDNA聚合酶0.75 U、Mg2+0.6 mmol/L、dNTPs 0.2 mmol/L、引物0.8μmol/L、模板DNA 50 ng,总体积为10μL。运用该体系对辣椒3份种质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98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35个引物组合。该体系的建立与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为SRAP标记技术在辣椒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