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草与氨化稻草干物质采食量的模型化研究
《中国奶牛 》 2010
摘要:本研究分别以稻草、氨化稻草为唯一能量和蛋白质来源,实测了山羊稻草、氨化稻草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并借鉴现有成熟模型,建立了以稻草、氨化稻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为预测因子的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模型:DMI稻(g/d.kgMW)=30/NDF(%DM),DMI氨稻(g/d.kgMW)=39/NDF(%DM)。经验证,稻草、氨化稻草DMI预测模型的平均偏差(MD)分别为0.48g/d.kgMW与0.85g/d.kgMW,相应的平均预测方差(MSPE)为0.3599与1.0124。稻草与氨化稻草的MD、MSPE均很低,表明所建DMI预测模型精确可用。
泰和乌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 》 2010 CSCD
摘要:引言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江西省泰和县是该品种的主产区,是著名妇科良药"乌鸡白凤丸"的必需原料。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泰和乌鸡存在生长速度慢、产蛋性能低的缺点,已严重制约了泰和乌鸡饲养业的发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长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出生后的生长。鸡的IGF-1基因全长约50kb,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本研究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原种乌鸡为材料,对IGF-1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并与泰和乌鸡生长及体重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另外,利用泰和乌鸡肉用配套系进行对比试验,以进一步分析IGF-1基因和泰和乌鸡体重的相关性。
江西名优辣椒地方品种“余干枫树辣椒”
《辣椒杂志 》 2010
摘要:余干枫树辣椒是江西名优辣椒地方品种,原产江西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枫树自然村,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上市早、果实皮薄肉嫩,辣味适中、风味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木薯渣不同补饲方式对西本杂牛增重的组合效应研究
《中国奶牛 》 2010
摘要: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西本杂牛增重的组合效应,选用平均体重155.8kg的西本杂公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混合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混合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体重30g给每头西本杂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量(ADR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处理Ⅳ(3425.2)>处理Ⅲ(3247.5)>处理Ⅱ(3020.6)>处理Ⅰ(2974.7),括弧中的数字为ADRI,单位为g/d。西本杂牛稻草与苜蓿干草混合粗饲料补饲木薯渣(CR)的替代率(SR)均为负值,表明补饲CR可以提高混合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的采食量,在采食量上表现为正组合效应,但SR不能定量地描述这种组合效应。各组平均日增重(ADG)自高到低的排序与ADRI相同,但处理Ⅳ(344)与处理Ⅲ(326)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括弧中的数字为ADG,单位为g/d。每千克增重所消耗日粮干物质量自高到低的排序为处理Ⅱ(16.63)>处理Ⅰ(14.03)>处理Ⅲ(14.01)>处理Ⅳ(13.79),处理Ⅱ显著高于另3个处理,其余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处理Ⅳ的日粮干物质转化效率最好,其次为处理Ⅲ,最差为处理Ⅱ。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西本杂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这样的饲养措施来激发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粳稻米碱消值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碱消值差异显著的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获得的200个单株F2群体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利用SSR标记进行了粳稻碱消值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碱消值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碱消值相关的QTL3个,qADV3、qADV5和qADV11,分别位于第3、第5和第11染色体的RM14870~RM1284、RM3838~RM3351和RM1812~RM332区间,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6.5%、10.3%和8.1%。qADV5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碱消值较小的亲本XL005,qADV3和qADV1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碱消值较大的亲本DL115;基因作用方式表现为显性或超显性。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生理研究Ⅰ-不同生育期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10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浓度、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东乡野生稻耐寒性的生理影响.[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同时以2种普通栽培稻协青早B和农大288为对照,对比检测它们在各个生长时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定糖法;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结果]在各个生长时期东乡野生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浓度.这些可溶性物质含量的高低对于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可能通过提高或维持细胞质的溶质浓度,来达到增强植株抗性的目的;在冬季,东乡野生稻叶片中POD活性水平高,有效地清除叶片细胞中由低温激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其CAT活性低温条件下明显降低,这可能与POD与CAT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有关;叶片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波动不大,较对照水稻品种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耐寒生理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腐植酸尿素氨挥发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了腐植酸尿素在土壤培养条件下其氨挥发特性及其与土壤脲酶活性、氮溶出率以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4种腐植酸尿素氨挥发量分别比普通尿素降低了48.14%、47.99%、30.89%、59.22%,其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11.78%的腐植酸尿素降低最多。腐植酸尿素降低氨挥发量与其养分释放模式和形成的土壤环境密切相关。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脲酶活性在培养前期相关系数较高,培养48和96 h分别达到0.825和0.808;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肥料累积溶出量相关系数为0.903;培养前期,土壤氨挥发量与铵态氮含量相关系数达到0.869。
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与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体系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育种需要一个丰富的基因池以便从中选出优异性状基因集成至新品种中,而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可通过DNA指纹准确分析出来。本研究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及2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SRILS)标记对菲律宾水稻所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体系具有相似的多态检测能力。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引物及其组合所分析出的7个聚类系统树图极为相似,相似度88%~97%。2个分子标记体系各自均能鉴别所有的参试品种,且揭示出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可成为水稻种质资源快速指纹及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工具,因而是水稻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如进行资源鉴定、多样性分析以及核心种质构建等。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DNA指纹 RGA SRILS 通用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