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观察了斜纹夜蛾第4代和第5代自然种群各虫态存活率、性比、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应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分析天敌等因子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第4代和第5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卵孵化率分别为88.34%和89.33%,蛹存活率分别为57.74%和61.48%,幼虫期存活率分别为0.78%和0.63%,成虫性比接近1:1,雌成虫产卵量平均1723粒和1477粒,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3.145和2.31。在各类作用因子中“蜘蛛”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控制指数分别高达12.83和9.06,其次是“疾病及自然死亡”等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比较
《植物保护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药效测定的基础上 ,经田间药效试验明确 ,防治斜纹夜蛾 3龄前幼虫效果较好 ,药后 7d防效 2 5 %功夫乳油和 2 5 %天王星乳油 30 0 0倍液分别为 92 39%和 89 4 3% ;2 0 %甲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为 93 32 % ;4 0 %毒死蜱乳油 10 0 0~ 2 0 0 0倍液为 97 4 5 %~ 83 6 8% ;80 %敌敌畏乳油和 2 0 %三唑磷乳油 10 0 0倍液分别为 92 2 5 %和88 2 4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15)N对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应用15N示踪方法 ,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N的吸收利用和去向。证明在等N ,P ,K条件下 ,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 ,其增产效果比单施化肥显著 ;绿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产量基本持平。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 ,约占 3 7.4 4%~ 4 3 .66% ,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 ,而累积的肥料N正好相反 ,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 ,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 ,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 2 .5~ 3倍 ,而损失率后者为前者的 1 .4~ 1 .6倍 ,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