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paddy(模糊匹配)
299条记录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摘要:通过Cd污染环境(土壤Cd含量为1.0 mg/kg)下早稻晚稻种植盆栽试验,比较了有机肥(猪粪、生物黑炭)单施以及与碱性改良剂(石灰、牡蛎壳粉)配施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并探讨了土壤有效Cd与水稻籽粒Cd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CK (不添加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后早稻和晚稻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5.52%~36.01%和12.02%~27.28%,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了24.76%~64.53%和4.93%~58.32%,籽粒Cd累积量分别降低了22.27%~51.76%和33.84%~46.95%(单施猪粪处理除外);其中,生物黑炭的降Cd效果显著优于猪粪,配施牡蛎壳粉的降Cd效果优于石灰处理;早稻和晚稻收获后,施用改良剂后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5.00%~65.88%和30.93%~68.57%。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效Cd含量与水稻籽粒Cd含量可以用线性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2>0.70, P <0.05)。这表明有机肥与碱性改良剂配施可以通过钝化土壤有效Cd来快速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且生物黑炭与牡蛎壳粉配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Cd污染土壤 有机肥 碱性改良剂 水稻 籽粒 降Cd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人机与人工喷施雾滴在水稻冠层内沉积特征及效益比较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阐明无人机和人工喷施雾滴在水稻冠层内沉积分布特征,比较其稻瘟病防效、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方法】选用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设置3个不同飞行高度和3个不同施药量,于孕穗期观测喷施雾滴在水稻冠层内沉积分布状况,并和人工喷施处理防治稻瘟病的效果、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雾滴沉积量随飞行高度的升高而减少,雾滴沉积均匀性和穿透性随飞行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无人机和人工喷施的雾滴沉积量、均匀性和穿透性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大,雾滴沉积量和均匀性均呈水稻冠层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特征。无人机喷施的雾滴均匀性和穿透性大于人工喷施。无人机喷施在防效和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用工成本减少165元/hm2,净收益提高164元/hm2,产投比提高20.9。【结论】与人工喷施相比,无人机喷施可在保证丰产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在水稻精确管理和丰产高效栽培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无人机喷施 人工喷施 雾滴 沉积特征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特定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全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氧营养研究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水稻)、IR45765-3B (深水稻)和中旱221 (旱稻),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培养。试验设置5个溶解氧浓度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溶解氧浓度1 mg·L-1(T1)、3 mg·L-1(T2)、5.5 mg·L-1(T3)和7.5 mg·L-1(T4),以自然生长处理作对照(CK),溶解氧浓度由在线测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昆腾Q45D,美国),并实时用便携式溶氧仪进行校对(YSI 550A,美国)。[结果](1)水稻分蘖期,随溶解氧浓度上升,全浓度营养液中总氮含量下降速率减小,铵盐含量下降速率增加;硝酸盐含量在T1处理下最低,T4处理下最高;亚硝酸盐在全浓度营养液中含量极低且不稳定。(2)与CK相比,3个水稻品种在T2处理下根系活力均有所提高,T4处理根系活力显著低于CK。最大根长随溶解氧浓度上升而提高,T1和T4处理降低水稻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T2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的根系形态指标和干重均高于CK。(3) 3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植株含氮率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下降,齐穗期和完熟期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上升。相较于CK,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T3和T4处理降低了水稻氮素吸收,但提高了齐穗期至完熟期生长阶段的氮积累量吸收比例。在完熟期,3个水稻品种氮素积累量,T2处理较CK增加2.3%-7.3%,T1、T3和T4处理较CK分别下降0.7%—3.6%、3.6%—8.5%和15.0%—27.1%。(4) 3个水稻品种不同处理间干物质量和产量表现一致,均为T2> CK>T1>T3>T4。3个水稻品种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以T1处理表现最高;与CK相比,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T1、T3和T4均低于CK;T1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低于CK,中旱221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增氧可促进水稻根系形态建成,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低氧和高氧胁迫均会抑制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根系活性,降低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且旱稻对氧胁迫的耐逆性强于水稻和深水稻

关键词: 水稻 溶解氧 根系形态 氮素利用 水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恢复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稻田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大型综合测坑模拟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F1)和间歇灌溉(F2),设置4种土壤改良方式,即无改良措施(Y1,CK)、土壤改良剂(Y2)、生物有机肥(Y3)、绿肥还田+早稻秸秆腐蚀剂(Y4),共组合为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溉方式下,与Y1(CK)处理相比,Y4处理能提高穗粒数、产量和叶面积指数,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改良方式;在早稻时期,Y4处理水分生产率、降水利用率及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同一土壤改良方式下,F2处理相较于F1处理,在穗粒数、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提高;在晚稻时期,F2处理光合指标参数均高于F1处理。从土壤改良方式和灌溉方式交互作用来看,F2Y4处理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F2Y4栽培方式可为实现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区稻田高产稳产、水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灌溉方式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通过Cd污染环境(土壤Cd含量为1.0 mg/kg)下早稻晚稻种植盆栽试验,比较了有机肥(猪粪、生物黑炭)单施以及与碱性改良剂(石灰、牡蛎壳粉)配施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并探讨了土壤有效Cd与水稻籽粒Cd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CK(不添加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后早稻和晚稻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5.52%~36.01%和12.02%~27.28%,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了24.76%~64.53%和4.93%~58.32%,籽粒Cd累积量分别降低了22.27%~51.76%和33.84%~46.95%(单施猪粪处理除外);其中,生物黑炭的降Cd效果显著优于猪粪,配施牡蛎壳粉的降Cd效果优于石灰处理;早稻和晚稻收获后,施用改良剂的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5.00%~65.88%和30.93%~68.57%。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效Cd含量与水稻籽粒Cd含量可以用线性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2>0.70,P<0.05)。这表明有机肥与碱性改良剂配施可以通过钝化土壤有效Cd来快速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且生物黑炭与牡蛎壳粉配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Cd污染土壤 有机肥 碱性改良剂 水稻 籽粒 降Cd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施用对土壤及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以水稻和皇竹草为供试材料,在江西省不同地区设计试验,分析沼液施用对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Hg未被检出,Zn、Cu、Cd、Cr、Pb和As均被检出,其中Zn、Cu含量最高,且均未超出NY/T 2596—2014中相应的限量值。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土壤中,Hg潜在风险最高,其次是Cd、As、Cu、Zn,而Cr、Pb的潜在风险最低;需监测沼液长期施用对土壤中Cd、As、Cu、Zn的累积情况;皇竹草种植土壤中,Pb和Zn的潜在风险较高,其次是As和Cd,而Hg、Cr和Cu的潜在风险较低;沼液中Zn含量较高,需监测沼液长期施用对土壤中Zn的影响;对于糙米和皇竹草,Hg未被检出,Zn、Cu、Cd、Cr、Pb和As均被检出,其中Zn含量最高分别为17.844~23.073和9.665~35.913 mg/kg;其次是Cu分别是2.638~3.323和2.816~9.392 mg/kg; Cr、As、Pb和Cd的含量相对偏低;皇竹草中重金属受沼液施用的影响,且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关键词: 沼液 重金属 土壤 水稻 皇竹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优质晚稻早种"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在农业科技和促粮政策双向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多年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早稻作为南方稻区第一季粮食,"低质低效"长期困扰着生产。近年来,江西创新和大力示范推行"优质晚稻早种"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推行中仍存在困难与挑战,需从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等角度进行推动,促进南方稻区早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稻 “优质晚稻早种”模式 技术创新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QTL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水稻芽期低温抗性,发掘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相关基因,可为培育抗冷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以耐冷型粳稻龙稻5号和冷敏感型籼稻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鉴定自然和人工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结果]不同低温胁迫环境下,龙稻5号种子具有较强的活力,中优早8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龙稻5号;群体中不同株系低温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籼粳属性影响水稻种子低温环境下发芽率,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共检测到10个控制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各检测到5个相关的QTL,分布于第2、3、7、8、11和12号染色体上,3个QTL在不同环境下共性表达;共检测到17对上位性互作位点,第1、2、3和12号染色体区域上位性效应明显,加性效应QTL qLTGN2和qLTG12参与上位性互作.[结论]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种子活力表型和QTL有较好的重复性,稳定表达的QTL qLTG8、qLTG11和qLTG12对低温环境下发芽率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上位性互作也是调控水稻芽期耐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水稻 低温环境 种子活力 发芽率 QTL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种植过程中,施肥作业主要是以人工或机械抛洒为主的全层施肥和表面施肥,存在肥料抛洒不均匀、利用率低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此,结合农艺需求,设计了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该机具采用电动螺旋式排肥器、楔形开沟覆泥装置、智能化操作,搭载插秧机可实现插秧施肥同步作业。试验表明:机具施肥稳定性、一致性、均匀性及施肥深度合格率等重要指标均满足农艺要求。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施肥 螺旋式排肥器 机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淡白叶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测定及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水稻淡白叶突变体及其他3份彩色稻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及全生育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成熟后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淡白叶突变体的应用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淡白叶突变体 叶绿素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