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paddy(模糊匹配)
299条记录
钙离子与硫化氢互作缓解铝对水稻根系伸长抑制作用的机制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钙离子与硫化氢相互作用缓解水稻铝毒害的分子和生理机制。【方法】以Kasalath为试验材料,选取0μmol/L和30μmol/L AlCl3,0.1 mmol/L和0.5 mmol/L CaCl2,0.2μmol/L NaHS和100μmol/L硫化氢清除剂亚牛磺酸(HP)作为处理浓度,将种子置于30℃培养箱中黑暗培养24 h后取水稻根系,通过测定水稻根系伸长量、总铝含量、细胞汁液中铝含量、质外体中铝含量、细胞壁中铝含量、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活性以及OsSTAR2、Os NRAT1和Os FRDL4相对表达量,探究钙离子与硫化氢互作缓解铝对水稻根系伸长抑制作用的机制。【结果】铝胁迫下,相较于0.1 mmol/L CaCl2处理,0.5 mmol/L 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伸长量、硫化氢含量、总钙含量和细胞质中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的总铝含量,细胞液、质外体和细胞壁中的铝含量。铝胁迫下,硫氢化钠预处理后,水稻根系的伸长量在两种钙浓度下均显著增加,水稻的根尖铝含量、根系总铝含量、细胞液中铝含量、质外体中铝含量和细胞壁中铝含量在两种钙浓度下均显著降低,OsSTAR2和Os FRDL4相对表达量在两种钙浓度下均显著提高,Os NRAT1相对表达量在两种钙浓度下均显著降低。铝胁迫下,添加HP则呈现相反的结果。【结论】铝胁迫下,钙离子通过增加水稻根系硫化氢的生成,降低水稻根系对铝的吸收和积累,最终缓解铝对水稻根系伸长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水稻 铝胁迫 钙离子 硫化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品质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日趋提升,改善稻米品质尤为迫切.因此,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成为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的QTL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稻米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QTL定位 克隆 功能分析 品质改良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

遗传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季早稻生产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双季早粳稻品种培育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了兼具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早粳 1 号等双季早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 1 号是利用分子设计育种体系,针对双季早稻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经济效益低、稻米品质差、早期耐寒差和易穗萌等问题,选取含有不同优异基因的空育 131、南方长粒粳与吉粳 88 为亲本,通过关键基因筛选聚合培育而成.中科发早粳 1 号株型紧凑,株高 90 厘米,每穗粒数 120 粒,结实率 85%,千粒重 26 克,每公顷产量 8.25 吨,主要米质指标达到部颁粳稻品种品质等级二级及以上.中科发早粳 1 号的成功培育将为双季早稻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

关键词: 水稻 双季早稻 双季早籼稻 双季早粳稻 分子设计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及防治综述

乡村科技 2023

摘要:为探究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影响因子,总结防治措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述影响水稻二化螟发生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雨量、光)和栽培管理因素,以及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策略.

关键词: 二化螟 气候 相关性 水稻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富硒土壤施用生石灰对稻米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利用富硒土壤资源生产天然富硒稻米,是增加人们膳食硒摄入量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天然富硒水稻栽培技术体系是富硒稻米生产的基础。本研究在江西省丰城市的天然富硒农田设置不同生石灰施用量试验,分析其对水稻品种象牙占和美香占稻米中微量元素硒、锌、铁和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显著提高了象牙占和美香占稻米的硒含量,生石灰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2个品种的稻米硒含量分别达0.203 mg/kg和0.189 mg/kg,较不施生石灰对照分别增加78.1%和90.9%。此外,施用生石灰对稻米锌、铁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降低了锰含量,在生石灰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2个品种稻米锰含量分别降低15.7%和26.4%。因此,施用生石灰可作为我国南方酸性天然富硒土壤提高稻米硒含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富硒土壤 生石灰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金属盐对土壤养分和水稻Cd吸收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金属离子与镉(Cd)的拮抗作用是减少水稻对Cd吸收的有效措施,探究增施金属元素对水稻Cd的影响机制,并筛选合适的金属盐阻控材料,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揭示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与多种拮抗元素间的相关性,对实现Cd污染稻田的轻简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品两优华占为试验对象,通过向土壤中施加CaCl2、MnCl2、MgCl2、ZnCl2 4种金属盐,对处理前后土壤化学性状、有效态养分和有效态Cd含量以及收获后水稻秸秆、谷壳和糙米中Cd、Ca、Mn、Mg、Zn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进一步分析了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施用金属盐会提高土壤中对应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其有效态含量增幅Ca>Mn>Mg>Zn,增幅分别为添加量的203%、141%、96%和6.3%。金属盐添加后土壤中的DTPA可提取态Cd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CaCl2后,Cd从秸秆-谷壳、秸秆-糙米的转移系数分别增加54.5%和降低29.6%;添加MnCl2后,Mn从秸秆-谷壳、秸秆-糙米的转移系数分别下降23.0%和38.5%;ZnCl2的施用使Zn元素从秸秆-谷壳的转移系数增加了44.6%;所有处理对Mg元素的转移系数没有显著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锰和有效锌含量与水稻秸秆、谷壳和糙米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466**、-3.71**、-2.815*和-2.318**、-3.804**、-2.465*,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与水稻谷壳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2.591*。【结论】通过向土壤中施入Zn2+、Mn2+和Mg2+,提高有效锌、有效锰和交换性镁,水稻Cd含量存在下降趋势。但由于交换性镁与Cd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土壤颗粒对Zn2+存在强烈的吸附作用,影响了土壤有效锌的增加,因此增施含锰肥料是降低水稻Cd含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金属盐 拮抗 有效态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内外稃异常发育突变体blg1(beak like grain 1)的表型分析与精细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花器官的正常发育对水稻的成功繁殖和产量至关重要.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可以完善和丰富其花器官发育调控网络,对水稻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从育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一个内外稃发育异常的突变体blg1,对blg1突变体和对照株系花器官形态进行了观察.将该突变体与Dular杂交,构建F2群体,对突变表型进行遗传分析,并对BLG1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型观察显示,blg1突变体表现为内外稃不能正常闭合、稃间弯曲严重、籽粒变小等.遗传分析表明,blg1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精细定位,将目标基因定位于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InD3和InD5两个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50 kb,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通过分析,LOC_Os05g48760可能是BLG1基因的候选基因.[结论]BLG1是一个控制水稻内外稃发育的新基因.

关键词: 水稻 内外稃 精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QTL鉴定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是影响水稻生产效益和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发掘相关性状主效QTL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水稻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也可为水稻优质育种提供材料.[方法]以优质粳稻龙稻5号为母本和高产籼稻中优早8号为父本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在3个环境条件下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进行性状比较和QTL分析.[结果]检测到37个与加工和外观品质相关的QTL,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三个环境分别发现15、15和21个QTL,其中仅10个QTL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2个QTL在3个环境中重复检测到.加工和外观品质相关QTL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效应,第2、6、7、10和11染色体上存在主效QTL簇,对加工和外观品质存在明显的调控作用.[结论]第7染色体RM1306-RM420区间存在一个新的QTL qMAQ7(qChlak7),该区间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具有较强的调控效应;此外,上位性互作也是调控加工和外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效QTL参与上位性互作效应.

关键词: 水稻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QTL分析 qChalk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与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对江西省各农业县(市)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2017-2019年共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321份,对其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进行了鉴定。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在11个地级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九江、上饶、宜春、抚州、吉安和赣州等6个面积较大且山区丘陵地较多的地级市,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农户喜欢以水稻地方品种的稻米为原材料加工美食。江西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存在籼稻与粳稻两个亚种,以籼稻为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以中、晚稻为主,粘稻和糯稻分别占38.0%和62.0%,种皮颜色种类丰富,有35份红米和紫黑米种质资源。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多数表现为颖尖秆黄、无芒或短芒,穗型适宜、剑叶及茎秆角度适中、抗倒伏且落粒性适宜;鉴定出15份抽穗期与株高适宜的大穗、多颖花、高结实率、高千粒重的优良品种资源,还筛选鉴定出优异糯稻和有色稻米资源各12份。这些水稻优异地方品种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可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地方品种资源 鉴定评价 筛选 优异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调控水稻缓解低磷胁迫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入剖析水杨酸调控水稻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常规水稻品种日本晴,外源添加水杨酸后测定水稻体内总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木质部汁液磷含量、水稻根系特征参数、磷转运子基因表达水平和一氧化氮含量等指标解析水杨酸缓解水稻缺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结果]1)水杨酸对水稻磷吸收的调控存在剂量效应,1μmol/L水杨酸显著提高低磷条件下水稻体内总磷含量,5μmol/L水杨酸则降低水稻体内总磷含量.2)低磷条件下,1μmol/L水杨酸使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1.35%,根系总长增加了20.90%,根系表面积增加11.86%,根系体积增加了15.38%,总根数增加了23.55%,木质部汁液中的磷含量提高了22.67%.同时,1μmol/L水杨酸提高了水稻根系磷转运子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水稻对外界磷的吸收和体内磷的转运.3)水杨酸通过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加水稻根系的一氧化氮含量,从而通过调控磷转运子基因的表达提高低磷条件下水稻对外界磷的吸收.[结论]水杨酸与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互作缓解低磷胁迫.

关键词: 水稻 水杨酸 吸收和转运 基因 一氧化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