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耐低磷油菜品种的初步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通过不同施磷水平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了15 个油菜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植株总磷含量,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耐低磷能力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耐低磷能力存在基因型的差异,通过研究低磷条件下植株生理变化来进行耐低磷油菜品种的筛选是可行的。


本地肉犬适度规模圈养技术及其效果
《江西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选用本地肉犬作为试验材料,在总能16.08~16.46MJ/kg,粗蛋白质16.15%~18.12%的饲粮营养水平下,采用湿拌料生喂、适度规模封闭式圈养方式,以探讨其圈养技术及效果。结果观察到本地母犬的平均妊娠期为60.43d,初胎总产仔数5.08只,活产仔数4.71只,初生窝重1.65kg,45日龄断奶窝重15.39kg;45日龄断奶后的幼犬,经过3个月的饲养,体重可达到12.89kg,饲养期平均日增重92.78g,料肉比3.59∶1,日采食量332.82g,胴体屠宰率为62.03%,净肉率73.79%。此外,本地肉犬的最适宜上市体重为10kg左右。
关键词: 本地肉犬;圈养;技术


江西农田C、N、P、K平衡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江西省1997年农田N、P、K养分现状为:农田养分支出量为74.3838×104t、P2O521.8874×104t、K2O49.7501×104t。其中粮食作物支出N占73.9%,P2O5占72.7%,K2O占78.0%;投入农田养分N90.67×104t,P2O532.97×104t,K2O40.8×104t,其中化肥N占73.20%,P2O5占88.90%,K2O占60.5%,有机肥在农田钾素供应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江西农田养分平衡状况,氮素有盈余(+21.9%),磷有较多盈余(+50.6%),钾则明显亏缺(-21.9%)。江西农田有机质(C)平衡,估算江西有机质年分解量2253kg/hm2,年生成量5767kg/hm2,年生成量大于年分解量,土壤有机质出现积累。在综合分析现有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江西农田养分平衡允许率,N:-5.7%,P2O5:-30%,K2O:-54%。提出减磷、节氮,促进钾氮再循环的增效设想,和控制化肥用量,提高化肥肥效的建议,并提出实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养分平衡;评价;建议


锋芒防治三代棉铃虫药效试验初报
《江西农业科技 》 1999
摘要: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探索有效防治棉铃虫的方法,我们于1998年进行了锋芒(25%敌·氯乳油)田间防治三代棉铃虫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锋芒(珠海绿色南方保鲜总公司产品);30%灭铃灵乳油(北京华戌生物激素厂产品);40...


辣椒特早熟品系B_(9431)选育初报
《中国蔬菜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4年在引自河南的一大果型辣椒材料中发现1株始花节位为9节的小果型植株,后将其自交留种并在温室加代观察,从中发现2株始花节位为3节的变异株。经4代连续自交和定向选育,1997年各性状基本稳定,群体表现整齐,株型矮而紧凑,抗病、坐果多,果实商品性佳...


玉米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对3 个玉米良种进行了多因子栽培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豫玉22 号”、“农大108”与“掖单13 号”相比,在产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宜江西种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豫玉22 号”较适宜种植密度为5.00~5.25 万株hm2 ,“农大108”为5.25~6.00 万株hm2 ,“掖单13 号”则不低于6.00 万株hm2 。尿素和氯化钾施用量分别以375~450kghm2 和300 ~375kghm2 较合适,在施用时期上,以总施用量的20%~25% 作底肥或种肥和以25% ~30% 作苗肥或拔节肥相结合,并以约50% 的量作穗肥,增产效果显著。


双季抛栽稻的生育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对抛栽稻和手插稻的比较试验表明:(1) 抛栽稻的生育优势有:分蘖早,分蘖多,有效穗多;根系生长好,吸肥能力强;早稻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大,生物产量高。晚稻在施用穗肥的条件下也有同样的优势。(2) 抛栽稻的生育劣势有: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高效叶面积率低,每穗粒数少;茎鞘运转率和经济系数低;抗根倒能力差。(3) 抛栽稻高产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成穗率和增加每穗粒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