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大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江西农业科技 》 1990
摘要:黑大麦系1977年自秘鲁引进的2棱大麦。经过多年在南昌地区试种,产量较早熟3号增产10~15%。其穗大而长,千粒重高(41~45克),且抗叶斑、网斑、条纹病。本品种适宜国际市场有名的高质量的黑啤酒工业的发展。为了探讨黑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措施,我所在1987~1988年度于南昌地区进行了黑大麦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其目的在取得单项最佳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应用于生产,以获得大麦的高产。
光温条件诱导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育性转变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以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育性转变的主要光温因素,诱导育性转变的敏感时期,以及临界值。结果表明: 1.幼穗发育的“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见穗前10~15天,是光温条件影响育性转变的敏感时期。 2.在光温各种条件中,影响育性转变的最大因素是日最低气温和可照时数,而以最低气温这一因素更为重要。 3.W6154S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诱导育性转向可育的临界日最低温度值为20.66℃;临界日可照时数值为12.7小时(12:42′)。在南昌地区(28°33′N)育性转向可育的诱导期大体在九月初,表现期在9月中旬。
水稻品种(系)对褐稻虱抗性鉴定及其利用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1979~1986年以来,进行了水稻品种抗褐稻虱鉴定及抗性基础理论研究。 一、1979年以来,先后对省内外稻资源,杂交稻组合和三系以及常规稻稳定品系累计5326份,进行了抗褐稻虱鉴定(其中省内历年保存的稻种资源已全部鉴定完毕),从中筛选出具有中抗以上水平材料达220余份,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使用,其中签定的“晚籼83-12”新品系1986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十四万余亩。 二、在进行抗性鉴定的同时,为了合理利用抗原,减少抗性育种的盲目性,为此,对品种抗虫性和抗性育种有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
走科技“系列开发”之路——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探讨
《江西农业科技 》 1989
摘要:科研体制的改革,目的是促进科研与生产有机的结合,为繁荣和发展经济服务。围绕经济体制的改革,科研所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技术市场,改变单纯依赖拨款方式,实行事业费基数包干;促进科研项目带经费,专款专用;鼓励开展技术有偿服务,使科研成果进人商品市场。科研体制改革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了科研所在思想上、研究方向上和管理方法上的提高。如积极承担纵向科研任务,主动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以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大力开展科技有偿服务,以扩大经济收入;加强内部管理、搞好增产节约,增强了自身的经济活力和科技开发的效益。使科研所由单一科研型逐步向科研经营型转变。
低芥酸油菜栽培模型及其优化的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89
摘要:本文采用农业系统分析法对低芥酸油菜栽培农艺措施中五个主要的可控因子进行了模式化、定量化研究,并进一步优化和解析了所获得的产量模型,提出了一套普适性栽培方案.最后,将各目的性状模型,按文中所分析的产量及经济产量优化方案、因子主效应、单因子与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效应,因子交互作用等结论,综合形成栽培决策系统,为生产提供参考.
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89
摘要: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15)和ZC_(13)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5.3%、10.3%和6.3%,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稻区.结果还表明,我省籼型小种居多,出现频率为48.4%,ZB群小种出现频率有所上升.各地出现的生理小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小麦×豌豆后代氨基酸组份的遗传变异
《江西农业学报 》 1989
摘要:本文对小麦×豌豆远缘杂交后代17种氨基酸组份的遗传变异,单交、回交后代与氨基酸特殊残基(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氨基酸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测验.证明其后代氨基酸组份与特殊残基(团)都生了改变,系该后代生物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