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491条记录
水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1977年至1985年,对地方、外引品种、杂交稻组合及三系改选利用材料、南方及省区试品系、株系、辐射育种、花培等材料以及野生稻资源共3982份在成株期进行了白叶枯病人工接种鉴定以及对我省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及分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鉴定,下列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抗性:番早子、晚梆细、崇安早、白种禾、晚矮子白、硬骨粘、大禾谷、大白米、乌谷子、丝毛白、常谷、堆谷大禾(以上为籼型稻);722、乌须糯、虾须糯、圆锤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藻大规模养殖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螺旋藻大规模养殖技术,经四年研究,已摸索出一套大规模(200M~2)的干净式螺旋藻工厂化养殖技术;建立了国内第一座中试规模的螺旋藻工厂,其工艺流程基本合理,设备简易,能耗少,投资、生产成本低。筛选出一株蛋白质含量高、生产快的优良藻种,适宜我省及国内许多地区大规模生产应用。应用该技术进行螺旋藻生产,在江西境内120~150天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穗期二化螟害的产量损失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文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杂交早稻威优49和杂交晚稻汕优63穗期受二化螟害后产量损失的情况,结果表明:杂交早晚稻穗期受二化螟害后,产量损失因素由隐害株。死秆株和白穗三者构成。杂交早稻死秆株影响产量最大,其次是隐害株和白穗;杂交晚稻隐害株数量最多影响产量最大,白穗和死秆株次之。隐害株和死秆株造成产量损失的原因是空秕率上升和千粒重下降。其中空秕率上升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杂交稻穗期 二化螟 产量损失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后代“系谱封闭育种法”探讨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研究为籼粳交后代从F_1世代开始(包括对F_1世代的复交),直到选育出株高、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符合育种目标的稳定株系为止,其各世代均为封闭(套袋)自花授粉结实。目的是避免外界不明基因型花粉的介入而出现性状“高度分离”,并保证杂种后代的性状能在较低的世代得到纯合稳定。 经系谱封闭选育结果,杂种后代性状的纯合效果极为明显。与开放式授粉的系谱法选育相比,杂种后代性状的整齐度要高得多。整齐度封闭一代(F_1)达55.66%、封闭两代(F_1~F_2)达95.61%、封闭三代(F_1~F_3)达99.10%。 籼粳交性状稳定后代的结实率和种性整齐度,除受花粉育性偏低、子房育性较正常和柱头对花粉选择作用的制约外,还决定于相同基因型群体的大小。如群体较大、异花花粉能满足颖花柱头对花粉的要求度越高,则结实率越接近常值,后代性状的整齐度亦越高;否则相反。 本研究可为籼粳亚种间杂交快速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亚种间杂交 常异花和异花授粉 系谱封闭育种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WP低压雾状喷头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DWP系列低压雾状喷头共有四种型号,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对照,系列中9种喷头耗能平均值为国内外6种先进微喷头的39.18%~85.71%,计算喷灌强度为90.36%~11.4%,射程为98.52%~103.63%,流量为135.2%~72.12%,压力为87.34%~86.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研究对饲料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认为性状的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大,则对该性状的选择效果高,根据遗传相关关系,可通过对遗传力较高性状的选择来间接地选择遗传力较低的性状,以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饲料大麦 遗传参数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耕作制度综合效益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研究根据江西省农业生产中稻田三熟面积不大,复种制度单一的实际,运用合理轮作,用养结合的科学原理,系统地开展了稻田三熟制冬作物轮作与周期性连作的定位(设置五个处理、三次重复)研究,从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理化性、微生物特性、生态参数、病虫杂草、资源利用、能量转换等方面,探索其综合效益,在理论上阐明其科学原理,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后代“高分离”“低结实”的探讨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常规育种工作中,最棘手的两大难题:一是后代性状“高度分离”;二是后代”结实率低”。 本研究认为:形成籼粳杂交后代“结实率低”的原因有二:1.花粉的可育率低;2.柱头对自花花粉的不亲和性。 形成籼粳杂交后代性状“高度分离”的原因有四:1.子房的可育率接近常值,但花粉的可育率较低,尤以低世代子房的可育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花纷的可育率;2,柱头对异花花粉的亲和性;3.同花期不同基因型外界花粉的介入,即天然异交;4.误选。 本研究旨在为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性状的快速稳定,提供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籼粳亚种间杂交 花粉育性 子房育性 柱头对花粉的选择作用 误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新品种“赣油三号”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赣油三号”(73—11)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于1973年自“东升14号”油菜选择早熟变异单株培育而成。并于1979年至1982年参加全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整个选育过程为九年,近年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1、丰产性好。植株紧凑,第一分枝部位矮、校多、角多、粒多等高产特点。一般亩产75~100公斤,高的亩产183.3公斤;生物产量高,据北京南郊农场引进39个品种作绿肥栽培品种试验,三年品比产量以73—11鲜单产量最高,亩产225公斤,已作为北京市优良绿肥品种通过鉴定,并获科技推广三等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蓝膜育秧光质效应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研究采用蓝色聚乙烯薄膜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育秧,分析了蓝膜光质处理的光温变化规律,生物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蓝膜育秧在短波(波长410~530nm)、弱光(1~3Lux)下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膜内温度平稳;胚乳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高,氮、磷、钾吸收量增加,干物质累积加快,超重期提前,秧苗素质好,栽后分蘖速度快,供试的转蓝光膜,蓝色膜分别比透明膜平均增产8.9%和7.7%。

关键词: 水稻蓝膜育秧 光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