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JN—2A型臭氧负离子发生器
《江西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本研究在原农牧渔业部通过鉴定的华中工学院同类机型(KFB)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高压电极,高压电源,发射方式上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创新。采用了类似计数管式的极不均匀电场,具有漏磁特性的高压电源,开放式的负离子发射无线等新型结构。使本机性能可靠稳定,体积减少,重量减轻,功耗下降,而


稻瘟病菌菌株在寄主上的相互作用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1 CSCD
摘要:作者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孢子培养和接种的方法,研究了稻瘟病菌菌株在14个品种秧苗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不同来源的单孢菌株间、集团菌株间在中等抗性品种上均有各种类型相互作用。从简化鉴定工作程序和接近病菌在大田存在互作的实际出发,作者建议以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集团菌株混合接种,测定育种早稻材料的抗病性。


无土栽培工程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本研究以6×30米的塑料大棚作为一个工程单元研究了果菜类和叶菜类无土栽培工程技术、以“A”型架为支承骨架的小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施。均采用营养液膜无土栽培技术(NFT)进行总体设计,工程系统


三湖朱桔黄叶烂根原因及防治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三湖朱桔“黄叶烂根”的实质,即“烂根”由不合理施肥的主导作用造成,导致了叶片黄化。从实践上挽救了大批盛果年龄时期的“烂根”树,促成了大面积桔园增产,为朱桔的稳产、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低产田综合改良与增产配套技术规程
《江西农业科技 》 1990
摘要:一、中低产田类型和主要障碍因子 (一)红壤性中低产田:耕层浅薄,结构不良(过粘或过砂),盐基代换量低,有机质和养分缺乏,保肥供肥力不强,水稻生长量不足,主要障碍因子是“浅薄、板结、瘠瘦”。其中结板田,禾苗前期发根慢、分蘖迟;结板砂田,则发根快、分蘖早,但后期易出现早衰。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一)
《江西林业科技 》 1990
摘要:该文共分七节:一、食用菌病虫害基础知识.二、真菌性病害,三、竞争性杂茵,四、细菌性病害,五、病毒病,六、生理性病害,七、虫害.扼要介绍了食用茵病虫害基础知识、发生规律和简易有效的防治方法.


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促进农业持续增产
《江西农业科技 》 1990
摘要:为夺取今年农业的更大丰收,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重大的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业最大的潜力在科学技术”。因此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对促进我省农业持续增产有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最近国务院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尽快将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此,特就几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技术,提出以下建议: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二)
《江西林业科技 》 1990
摘要:该文共分七节:一、食用茵病虫害基础知识,二、真菌性病害,三、竞争性杂菌、四、细菌性病害,五、病毒病.六、生理性病害.七、虫害.扼要介绍了食用菌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和简易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