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491条记录
江西棉区耕作改制的发展方向

中国棉花 1983

摘要:江西省植棉150万亩左右,棉田多分布在红壤丘陵和沿江及波阳湖洲地,种植制度较为复杂,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发展棉花生产、立足抗灾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根据多年来的调查研究,本棉区的耕作改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酸浸提法提取动物组织中几种金属元素效果的研究

应用科学学报 1983

摘要:动物组织中K、Na、Ca、Mg、Zn、Cu、Mn、Fe等元素的系统分析,样品待测液的制备目前大都采用二酸(HNO_3-HClO_4)消煮法.此法每克样品要消耗约25ml浓HNO_3和5ml HClO_4酸,而且操作繁琐,费时,变异系数较大消煮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NO_2,NO),因此给大批量动物样品的快速分析带来困难.为适应分析工作需要,我们试用1NHCl浸提法处理8种动物组织,测定了浸提液中8种元素的含量并与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作用测定中气封式叶室及气路的改进

江西农业科技 1983

摘要:近几年我们应用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对稻麦的光合作用强度作了大量的测定工作。这种测定装置采用的叶室是国内通用的气封式叶室。其缺点,一是流经同化室的空气流量难以用流量计控制;二是两个动力功率较大,耗电多,并增加工作环境的噪音,为与鼓风机配套,需要制作大口径的铁皮采气管,造价高;三是套室减弱光照强度,并使叶室制作增加困难,又多消耗有机玻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载三黄鸡

江西农业科技 1983

摘要:万载三黄鸡是我省万载县群众经过长期自繁自养,自然形成的一个地方优良鸡种,在外观上有毛黄、咀黄、脚黄三个特点,“三黄”即因此而得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小麦高产的基础条件

江西农业科技 1983

摘要:我省小麦要突破600斤的生产水平,除需创造良好的土、肥、水、种等生产条件外,还必须掌握小麦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高产小麦的生物学特点。笔者1982年曾对我省高产小麦的生产基础条件及主要栽培技术发表过一些看法(见《江西农业科技》1982年第10期),本文拟再进一步对高产小麦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群体与个体发育、叶面积与同化力的相互关系问题作如下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心处理对水稻花粉诱导的作用

实验生物学报 1982 北大核心

摘要:离体培养前用离心处理花药,可显著地提高水稻花粉诱导物的产生频率,用每分钟2000转离心花药10分钟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花粉绿苗的诱导率比对照提高了1.65倍;发现从不同季节生长的同一材料对离心力的反应并不相同,也观察到作用于细胞的离心力有方向性效应,在离心管中竖置的花药可比倒置或横置的花药具有更大的刺激效果.

关键词: 水稻花粉 花粉植株 花粉诱导 单倍体愈伤组织 花药培养 诱导频率 离体培养 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代稻纵卷叶螟低式成立龄幼虫的为害部位

江西农业科技 1982

摘要:关于稻纵卷叶螟的幼龄幼虫的为害部位,过去说法不一,常因此造成漏查,影响到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及防治效果。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于1980年9月18日在清江县渊上公社对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为害部位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调查方法在晚稻胖矮和汕优二号孕穗期田中,采用单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按行向连续查20丛,共查100丛,统计每丛株数,并以株为单位按叶片顺序分别检查其各部位虫数,按虫龄分别记载。二、为害症状初孵幼虫除在叶尖吐丝卷苞或潜入老虫苞内取食叶肉外,还多在叶鞘内侧取食叶肉,只剩表皮,使叶鞘外侧呈现短条斑,初时白色,后变为黄白色,明显可见:叶舌的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大豆接种根瘤菌的增产效果

中国油料 1982

摘要: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实现共生固氮,根瘤菌的优劣,决定着它们共生发育的好坏、固氮量的多少及大豆产量水平。 1980—1981年,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土肥所微生物室的帮助下,分别在我省宜春、赣南、上饶、抚州四地区的十个县进行了大豆根瘤菌的应用试验以及1.2万亩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伏蚜和秋蚜危害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棉花 1982

摘要:棉蚜是我国棉花四大害虫之一。前人曾对棉花苗蚜的发生消长作过不少调查研究,但对于棉花伏蚜和秋蚜的发生危害以往研究得比较少。为了提高棉花伏蚜和秋蚜测报的准确性,更经济有效地指导大面积棉田的防治工作,同时减少常规测报伏蚜和秋蚜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昆虫知识 1981

摘要: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长翅型和短翅型终年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交替发生,借以不断维持种的生存。实践证明,长翅型的大量产生,往往是迁飞(扩散)的征象,短翅型的数量激增,预兆着大发生的到来。说明它们在繁殖为害规律上各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对于这两种翅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繁殖为害习性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应用翅型分化规律来提高褐稻虱的测报和防治效果,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翅型分化因子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将所获结果整理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