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主栽品种(模糊匹配)
51条记录
兴国甜橙3-5选育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介绍了兴国甜橙3-5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和产业化前景,对兴国甜橙3-5的可食率和果汁率进行了多品种比较。兴国甜橙3-5是在地方品种兴国甜橙中选出的加工鲜食兼用型品种,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果实近圆球形,母树平均单果重167.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15.1%,总糖含量10.3%~11.5%,可滴定酸含量0.47%~0.93%,可食率79.27%~80.75%,果汁率65.18%~65.96%;子代平均单果重205.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14.0%,总糖含量9.92%~10.62%,可滴定酸含量0.71%~0.73%,可食率80.59%,果汁率65.84%。成熟期11月下旬。

关键词: 甜橙 品种 兴国甜橙3-5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菇反季节栽培品种比较和出菇方式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对5个茶薪菇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实验,从中选择出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适宜于以棉子壳为主要培养料的栽培菌株赣茶5。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通过配方和出菇方式的试验,得出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25%、棉子壳25%、麦麸25%、稻草20%;最佳出菇方式为覆土出菇。

关键词: 茶薪菇 反季节栽培 品种 配方 出菇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对12个鲜食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宝珠一号”与“夏红一号”具有良好的综合性状,其早熟性、前期产量、总产量、抗病性、品质等均优于其它品种,综合评分排名分别列第1和第2位,适宜在南昌地区推广。

关键词: 鲜食番茄 品种 比较试验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间耐铜毒差异性及与根系形态、生理学特征的关系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耐铜毒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赣香糯”耐铜毒能力最强,在铜毒下该品种的有效穗和产量相对无铜毒处理下降率均最低,分别为24.0%和37.5%。“60029”表现耐铜毒性最差,其相对于无铜毒处理有效穗减少了64.4%,产量减少了72.2%。根系发达、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及总吸收表面积大的品种,有较强的耐铜毒性。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耐铜毒性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2004年辣椒杂交品种区域试验报告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总结了2004年江西省杂交辣椒品种区试结果,包括其农艺和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区试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早籼优质稻品种筛选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2000和2001年对江西省选育的13个早籼稻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金优F6"、"1290S/优丰稻"、"香两优25"3个品种最好,其次为"安两优25"、"佳优早",这5个品种适宜江西作早籼优质稻进行推广。

关键词: 早籼优质稻 品种 筛选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橙新品种‘兴国甜橙3-5’

园艺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兴国甜橙 3 5’是从实生‘兴国甜橙’后代中选出的新品种。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果实近圆球形 ,平均单果质量 16 7.7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6 %~ 15 .1% ,总糖含量 10 .3%~ 11.5 % ,总酸含量0 .4 7%~ 0 .93% ,可食率 79.2 7%~ 80 .75 % ,果汁率 6 5 .18%~ 6 5 .96 % ,11月上旬成熟。

关键词: 柑橘 甜橙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大豆翻秋及秋大豆窄行密植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2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春大豆翻秋的行、株距为20cm×6.7cm,秋大豆20cm×7.4cm)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春大豆的产量,较常规种植(CK)增产22.2%~80.26%;也可以显著地提高秋大豆的产量,较CK增产9.20%~20.5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和行距的缩小,大豆株高增加,结荚部位提高,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数、粒数及粒重降低,但单位面积荚、粒数增加。

关键词: 大豆 窄行密植 品种 产量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猕猴桃“素香”品种的选育研究

江西园艺 1999

摘要:本文阐述了“素香”猕猴桃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经济性状、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素香,在南昌地区9 月上中旬采收,果实长椭圆形,大而整齐,较耐贮藏,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遗传性状稳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素香 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89

摘要: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15)和ZC_(13)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5.3%、10.3%和6.3%,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稻区.结果还表明,我省籼型小种居多,出现频率为48.4%,ZB群小种出现频率有所上升.各地出现的生理小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