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开楼 1 ; 韩天富 1 ; 黄庆海 1 ; 余喜初 1 ; 李大明 1 ; 马常宝 1 ; 薛彦东 1 ; 张会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双季稻;长期施肥;土壤基础地力;土壤有机质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09-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鄱阳湖流域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基础地力变化规律,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采集定位30年时的不施肥(CK)、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土壤,于2012—2014年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和不施肥试验,分析水稻产量和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3年的水稻产量均表现出NPKM处理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尤其是在不施肥条件下,NPKM处理的年产量分别比CK和NPK处理增加37.7%~143.9%和20.8%~66.7%.3年间,CK、NPK和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1.8%~53.1%、45.2%~62.6%和59.1%~88.1%,且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均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量与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在鄱阳湖流域的双季稻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该地区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且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是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的关键因子.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冀建华,侯红乾,刘益仁,刘秀梅,冯兆滨. 2015

[2]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启示. 戴天放,章志发,熊秩群,何澄星. 2011

[3]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林洪鑫,肖运萍,刘方平,才硕,刘仁根,许亚群,袁展汽,汪瑞清,时红. 2012

[4]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创新. 罗斌华,戴星照. 2018

[5]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启示. 戴天放,熊立根. 2011

[6]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亚贞,韩天富,曲潇琳,马常宝,都江雪,柳开楼,黄晶,刘淑军,刘立生,申哲,张会民. 2023

[7]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姬红利,陶秀花,虞金宝,陈超,罗云,张洋,李宝光. 2022

[8]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性稻田残留氮在团聚体内分布的影响. 王静,唐刚,刘磊,付文涛,刘桃菊,曾勇军,陈金,黄山. 2022

[9]多年紫云英-双季稻下不同施肥水平对两类水稻土有机质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曹卫东,白金顺,聂军,徐昌旭,曾闹华,高嵩涓,王艳秋,志水胜好. 2016

[10]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LIU Zeng-bing,刘增兵. 2014

[11]双季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李祖章,袁福生,刘光荣,刘增兵,孙刚. 2011

[12]南方双季稻区2ZS-488B型插秧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 Chen Licai,陈立才,黄芳,Huang Fang,Li Yanda. 2013

[13]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研究.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5

[14]双季稻丰产栽培的清洁生产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陈先茂,杨震,漆勇,蔡勤. 2010

[15]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耐早衰高产品种筛选. 黄向荣,胡启锋,谢金水,钟珺,李祖章,邱时林,张朝阳,虞新华. 2016

[16]江西省抗逆高产双季稻品种的筛选. 杨宙,刘增兵,熊多根,曾文高,叶青,朱毅成,廖家槐. 2014

[17]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曾研华. 2018

[18]基于养分专家系统评估双季稻区的氮肥减施潜力. 柳开楼,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熊华荣,胡志华,叶会财,黄庆海. 2019

[19]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适宜播种量研究(英文).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6

[20]江西水稻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实践. 黄庆海,李大明,柳开楼,丁小满,叶会财,胡志华,余喜初,胡秋萍,胡惠文,徐小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