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湘民 1 ; 许志刚 2 ; MEW TW 3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国际水稻研究所昆虫植病系
关键词: 拮抗细菌;土著细菌;定殖;竞争;病斑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08 期
页码: 3868-3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以及在水稻分孽盛期喷雾拮抗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7-14(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和B5423-R(Bacillus subtilisB542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的菌悬浮液,并通过定期取样,平板系列稀释法回收,测定了菌株Pf7-14、B5423-R和土著细菌群体在水稻健株和纹枯病株上的种群数量,所获结果如下:①当相同的浓度(约2.0×108cfu/ml)的菌悬浮液喷雾到叶片时,菌株Pf7-14定殖的时间比菌株B5423-R长,且在相同的时间内,菌株Pf7-14的平均群体数量高于菌株B5423-R;②在健康的水稻茎部,菌株Pf7-14的两个高、低不同浓度处理的平均群体数量均表现出随时间降低的趋势;相比,较低浓度(4.0×107cfu/ml)的B5423-R在茎部的平均群体数量随着时间的下降,而较高浓度(2.0×108cfu/ml)的B5423-R的平均群体数量在水稻乳熟至黄熟期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③当病斑面积占取样茎面积的比率为20%~35%时,在应用1和14d后菌株Pf7-14在健茎的平均群体数量分别是病茎的6倍多和2倍多,差异均达到显著性的水平(P=0.05),而菌株B5423-R在应用1d后病茎的数量比在健茎显著性地低大约1倍,但在7~14d后,病茎的数量比在健茎显著性地高5~6倍,群体在病茎表现出相对的增长;④土著细菌群体在病斑茎部是健茎的6~7倍。这些结果表明两类拮抗细菌有着明显不同的定殖习性,在病斑上B5423比Pf7-14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是一类更好的生防制剂;同时表明引入的拮抗细菌同土著细菌群体在营养和空间上竞争激烈,且土著细菌群体更具有竞争优势。
- 相关文献
[1]拮抗细菌菌株B5423-R和Pf7-14在水稻叶片上的定殖及其对土著细菌群体的影响. 郭小英,兰波,熊冠华,李湘民. 2009
[2]亲和性组合中拮抗细菌菌株Pf7-14和P13-R在稻株上的种群动态研究. 李湘民,兰波,黄瑞荣,涂玉琴,许志刚,Mew TW. 2007
[3]稻瘟病拮抗细菌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5423-R在水稻叶片上的时间、空间定殖型. 李湘民,黄瑞荣,邵见阳,Mew. 2005
[4]筛选和应用拮抗细菌防治稻瘟病的研究. 刘文越,邹小红,李湘民. 2005
[5]从稻种上筛选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 李湘民,华菊玲,R.S.Pamplona,T.W.Mew. 2000
[6]水稻主要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李湘民,华菊玲,罗任华,许志刚. 2000
[7]混配制剂中拮抗细菌菌株Pf7-14在稻株上的群体数量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邓正根,兰波,李湘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肖鸿勇;王丽红;兰波;阴长发;陈洪凡;李湘民;杨迎青
关键词:花生根腐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阴长发;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天门冬拟茎点霉;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芝麻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洪凡;孙强;赵凤;阴长发;陈建;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关键词:芝麻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兰波;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陈洪凡;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发病规律;侵染过程;致病机制
-
江西槟榔芋疫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邹芬;何烈干;李湘民;黄瑞荣;马辉刚
关键词:槟榔芋疫病;芋疫霉;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
-
基于菌群毒性与气象因子的水稻稻瘟病流行程度判别分析预测
作者:兰波;阴长发;陈建;施伟韬;杨爱萍;张晓阳;况虹敏;肖慧;李湘民;杨迎青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判别分析;预测模型;气象因子;菌群毒性
-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曲润波;兰波;阴长发;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天门冬拟茎点霉;分类地位;生长速率;致病性;遗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