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启锋 1 ; 钟珺 2 ; 虞新华 3 ; 刘增兵 1 ; 邱时林 3 ; 林洪鑫 1 ; 李祖章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2.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江西省兴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栽插密度;双季早稻;中低产田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4 年 12 期
页码: 21-23+27
摘要: 通过对五优157和五优21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处理,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适宜栽插密度。结果表明:随栽插密度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较为明显。栽插密度13.3 cm×20.0 cm处理与13.3 cm×30.0 cm处理相比,有效穗数提高21.7%,产量增加10.6%。较高栽插密度处理,有利于抽穗期后的剑叶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强抽穗后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抽穗-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的积累量。该区适宜栽插密度为32.1万~37.5万蔸/hm2。
- 相关文献
[1]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 陈明江,刘贵富,肖叶青,余泓,李家洋. 2023
[2]抛栽密度对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钟珺,黎为兵,胡启锋,李祖章,张朝阳,连垚,李云,虞新华. 2015
[3]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耐早衰高产品种筛选. 黄向荣,胡启锋,谢金水,钟珺,李祖章,邱时林,张朝阳,虞新华. 2016
[4]江西省“禾根豆”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与对策. 赵朝森,王瑞珍,赵现伟,彭洋,熊文华. 2016
[5]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6]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 2010
[7]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双季稻上部三叶叶长和叶角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 2010
[8]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 2011
[9]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北平,彭春瑞,李桂勇,廖军铖,邱才飞,陈春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关键词:木薯;间作;花生;氮肥;产量;经济效益
-
限制红壤旱地芝麻产量提高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探究
作者:吕丰娟;吕茹洁;汪瑞清;林洪鑫;张志华;魏林根;肖运萍
关键词:红壤旱地;芝麻产量;土壤酶;置信区间
-
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作者:熊丽;邵彩虹;张文学;Marios Drosos;周小华;刘圣孝;刘增兵;孙刚;王少先
关键词:稻作模式;再生稻;土壤肥力;土壤有机碳;核磁共振
-
不同木薯品种留叶数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和产量差异
作者:林洪鑫;张志华;吕丰娟;汪瑞清;吕茹洁;肖运萍;袁展汽
关键词:木薯;品种;留叶数;产量;叶绿素荧光
-
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期间适宜温、湿度分析
作者:申章佑;林洪鑫;李华丽;周佳;李艳英;周灵芝;劳承英;韦本辉
关键词: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温湿度;生理;质量
-
施肥方式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蔡杰;张洁;喻珊;林洪鑫;李开绵;陈松笔;欧文军
关键词:施肥方式;木薯根际土壤;16S rRNA;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
-
有机无机氮配施对红壤旱地油菜光化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汪瑞清;吕丰娟;胡立勇;肖运萍;魏林根;林洪鑫;张志华
关键词:油菜;氮肥;产量;氮肥利用率;叶绿素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