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金 1 ; 涂田华 1 ; 谢江 1 ; 曾广初 1 ; 李瑶 1 ; 邱才飞 1 ; 关贤交 1 ; 邓国强 1 ; 陈先茂 1 ; 邵彩虹 1 ; 徐明岗 1 ; 彭春瑞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西省吉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早稻;壮秧;产量;节氮水平;氮素效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96-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培育壮秧和施用分蘖肥是促进水稻早发的重要措施,但增施分蘖肥易导致水稻无效分蘖增加和氮素流失。研究双季稻区早稻壮秧和分蘖肥节氮条件下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以期为早稻节氮控污和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为材料,采用壮苗育秧(状秧)和普通育秧(普秧)两种方式培育秧苗。于2014—2015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壮秧常规施氮(VS+100%N)、节氮10%(VS–10%N)、节氮20%(VS–20%N)、节氮30%(VS–30%N) 4个处理,以普秧常规施氮(NS+100%N)处理和不施氮空白(NS+0N)处理分别作对照,共6个处理。减施的氮肥均在分蘖肥中扣除,除不施氮对照外,各处理基肥氮(72 kg/hm~2)和穗肥氮(54 kg/hm~2)均保持不变。分析早稻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SPAD值、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各器官氮素含量,并测定成熟期水稻产量及其构成,明确了植株总氮积累量、氮素转运量、氮表观转运率、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与NS+100%N处理相比,壮秧条件下分蘖肥节氮10%~30%对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壮秧能促进分蘖发生和成穗,在生育中后期可逐渐弥补分蘖肥节氮对分蘖期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成熟期VS–10%N和VS–20%N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NS+100%N增加,产量分别增加了8.5%和1.5%;VS–30%N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则呈下降趋势。同时,壮秧有利于提高早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各器官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与NS+100%N处理相比,VS+100%N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了6.9%,VS–10%N和VS–20%N处理无显著变化,VS–30%N处理显著下降了9.7%。壮秧处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农学效率较NS+100%N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2.1%~22.4%和9.9%~24.7%(P <0.05)。【结论】双季稻区早稻壮秧可以促进分蘖早发,提高叶片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和氮代谢性能,弥补分蘖肥减氮后对水稻前期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后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和氮运转量。通过培育壮秧,分蘖肥减施总施氮量的20%以内,早稻产量不会下降,可实现水稻的节氮、丰产和节本栽培,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减少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 相关文献
[1]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2]江西省1998~2007年早稻区试结果分析. 雷建国,张正国,余传元,肖宇龙,彭从胜,李马忠. 2009
[3]不同施肥方式对冷浸田早稻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苏金平,袁福生,徐昌旭,刘光荣,王晓明. 2012
[4]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彭春瑞,涂田华,周国华,邱才飞,陈先茂. 2003
[5]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 龙丘陵,李祖章,刘光荣,孙刚,杨忠保. 2006
[6]不同磷肥用量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宋惠洁,吴艳,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徐小林,张九兰. 2024
[7]不同氮肥水平对杂交早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杨宙,何虎,王芬,黄国娟,吴延寿. 2017
[8]不同抗早衰剂配方对杂交早稻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张文学,孙刚,黄英金. 2007
[9]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与验证. 李祖章,谢金水,王海,叶春升,朱金保,龙丘陵. 2005
[10]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 黄凌洪,张天才,汪锐辉,徐小明,徐善忠,陈前武,张国光,兰波,李湘民. 2010
[11]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 赖艳,兰波,杨迎青,徐卫东,李湘民. 2013
[12]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0
[13]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小军,吕伟生,余跑兰,郑伟,李亚贞,胡磊,肖富良,张绍文,黄天宝,肖国滨. 2019
[14]江西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虫源性质的研究. 叶正襄,秦厚国,黄荣华,夏林元,邱克逢. 1993
[15]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叶春,刘莹,李艳大,曹中盛,张丽娜,刘继忠. 2020
[16]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2019
[17]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影响的综合评价. 唐先干,徐昌旭,谢金水,袁福生,刘佳,刘光荣,李祖章. 2021
[18]不同激素对早稻剑叶和根系衰老特性影响的研究. 孙刚,张文学,李祖章,刘光荣,谢金水. 2009
[19]江西省2005年早稻新品种区试简报. 邱在辉,陈大洲,张正国,陈竹林,熊美珍,李名迪. 2006
[20]配方施肥对早稻生物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刘成鹏,刘芳珍,谢志坚,苏金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赋值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研究
作者:束爱萍;熊丽;何隆鑫;邵彩虹;刘增兵;袁福生;孙刚
关键词:再生稻;品种筛选;赋值法;长江中下游地区
-
硒硅锌元素对茶树菇中镉含量及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徐俊;肖勇;涂田华;万伟杰;熊闻婷;李伟红
关键词:茶树菇;镉胁迫;生长;菌丝体;重金属;富集
-
资源获取型和保守型根系性状的绿肥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质量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桂龙;秦文婧;陈晓芬;万里;陈先茂;彭春瑞;徐昌旭;吴萌;刘明;刘佳
关键词:绿肥作物;根系特征;资源获取型;资源保守型;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性;网络稳定性
-
不同基质配比对地稔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邱才飞;邵彩虹;陈霞
关键词:地稔;生长年限;养分需求;药效成分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芦笋品质的综合评价
作者:费丹;谢敏;徐俊;周瑶敏;广业兰;汤泳萍;涂田华;熊晓晖
关键词:芦笋;品质评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
赣东北设施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监测与评估
作者:聂根新;周瑶敏;涂田华;胡丽芳;陈徐俊;吴玲;熊晓晖
关键词:赣东北;重金属累积;设施蔬菜;风险评价;塑料大棚
-
调酸培肥技术对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梁喜欢;李秀秀;黎鑫林;伍亮;曾天宝;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关贤交;邹雪兰;旷允慧;戴星照;彭春瑞;陈金
关键词:红壤;调酸培肥;井冈蜜柚;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