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开楼
1
;
韩天富
1
;
胡惠文
1
;
黄庆海
1
;
余喜初
1
;
李大明
1
;
叶会财
1
;
胡志华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红壤旱地;开花期;长期施肥;冗余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610-16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周转和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驱动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和作物养分吸收的关键土壤酶活性因子十分重要。【方法】基于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试验进行31年时的早玉米开花期(2017年6月18日)采集不施肥(CK)、氮磷钾化肥(NPK)、两倍氮磷钾化肥(2NPK)、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单施有机肥(OM) 5个处理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蔗糖转化酶(INV)、脱氢酶(DEH)、纤维素酶(CEL)、脲酶(UR)、多酚氧化物酶(PHOX)、酸性磷酸酶(ACP)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冗余分析(RDA)探讨了驱动红壤旱地速效养分和玉米氮磷钾含量的关键土壤酶活性因子。【结果】与CK处理相比,施肥可以显著增加红壤旱地的土壤酶活性,且以NPKM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NPKM处理下INV、DEH、UR、PHOX、ACP和BG活性分别比OM处理增加了13.7%、13.5%、10.6%、10.5%、5.6%和13.4%,比2NPK处理增加了32.4%、112.2%、22.8%、33.3%、27.6%和50.4%。但是,在氮磷钾化肥用量之间,呈现出2NPK处理的CEL和UR活性显著高于NPK处理(增幅为26.0%和50.6%),而INV、DEH、PHOX、ACP和BG均无显著差异。土壤pH、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和植株氮磷钾含量也呈现出NPK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规律。RDA结果表明,INV、CEL和UR是影响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关键酶活性因子(R2> 0.90,P <0.001)。【结论】在红壤旱地上,玉米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规律不同,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且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对氮磷钾化肥用量改变的响应比较敏感。土壤蔗糖转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可以作为关键酶活性因子表征玉米开花期红壤旱地的养分周转和迁移。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7
[2]基于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的长期施肥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 杨旭初,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胡秋萍,胡志华,谷子寒,胡惠文,周利军,黄庆海,林小兵. 2018
[3]长期施钾红壤中铁铝氧化物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分布. 颜俊,韩天富,柳开楼,申哲,李继文,艾栋,张楚,李冬初,张会民. 2024
[4]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5]水保措施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黄欠如,武琳,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 2014
[6]等氮条件下双氰胺添加量对江西红壤芝麻产量和硝态氮的影响. 柳开楼,胡惠文,周利军,叶会财,徐小林,王赛莲. 2015
[7]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8]生物黑炭和氮肥耦合提升红壤地力的效果. 孙永明,熊文,刘祖香,黄欠如,李钟平,郭书亚. 2016
[9]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0]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陈先茂,章发根,邓国强,关贤交,唐先干,陈斌. 2013
[11]红壤旱地红薯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相互关系研究. 胡惠文,柳开楼,余跑兰,陈雷. 2015
[12]施用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孙永明,李钟平,黄齐,熊春贵,王端飞. 2014
[13]稻草覆盖对花生木薯间作系统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徐小林,吴昌强,李大明,胡志华,柳开楼,周利军,叶会财,黄欠如. 2017
[14]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15]红壤旱地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与评价. 肖富良,吕伟生,韩德鹏,李亚贞,郑伟,肖小军,黄天宝,陶国华,王小坛,肖国滨. 2021
[16]稻草覆盖始期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邱才飞,关贤交,钱银飞,陈金,邵彩虹,彭春瑞. 2015
[17]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范芳. 2013
[18]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陈先茂,彭春瑞,关贤交,邵彩虹,邱才飞. 2009
[19]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周卫. 2009
[20]添加毛叶苕子对红壤旱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赵竟茹,晏蒙,吴远诺,刘天赐,李绍兵,冷珂,项兴佳,刘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江西早籼-晚粳模式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李大明;胡志华;胡丹丹;徐小林;宋惠洁;柳开楼;吴艳;吴成彧;余喜初
关键词: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早籼晚粳;早籼晚籼;养分吸收
-
不同磷肥用量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作者:宋惠洁;吴艳;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徐小林;张九兰
关键词:不同磷肥用量;早稻;田面水磷素浓度变化;田面水磷素含量变化;产量
-
亚热带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作者:徐海静;柳开楼;郭长城;娄翼来;王义东
关键词:亚热带水田;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固碳效率
-
等碳量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团聚体组分分布及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艳;宋惠洁;胡丹丹;徐小林;胡志华;冀建华;黄尚书;黄建清;柳开楼
关键词:有机物料种类;土壤肥力水平;团聚体组分;C/N比
-
有机肥通过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促进鲜食大豆高产
作者:张景云;柳开楼;王志美;王发洪;何小林;朱莉英;徐小林;黄庆海
关键词:鲜食大豆;红壤;团聚体;有机肥
-
不同县域水稻产量变化的关键土壤肥力因素分析
作者:张楚;黄晶;申哲;李继文;韩天富;艾栋;颜俊;孙耿;陈金;柳开楼;张会民
关键词: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典型县域;可持续产量指数
-
长期施钾红壤中铁铝氧化物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分布
作者:颜俊;韩天富;柳开楼;申哲;李继文;艾栋;张楚;李冬初;张会民
关键词:长期施肥;速效钾;铁铝氧化物;有机无机复合体;红壤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