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丹丹 1 ; 李浩 2 ; 宋惠洁 1 ; 胡志华 1 ; 叶会财 1 ; 李大明 1 ; 余喜初 1 ; 万长艳 1 ; 柳开楼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红壤;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化学结构;土壤团聚体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1 期
页码: 152-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红壤普遍存在团聚体结构较差和有机碳含量较低的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的相关关系,而对有机碳的化学结构如何调控团聚体结构则缺乏深入研究.[方法]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施肥试验,选取不施肥(CK)、施用氮磷肥(NP)、施用氮磷钾肥(NPK)、施用氮磷钾肥和猪粪(NPKOM)和单施猪粪(OM)五个处理.于2019年早玉米收获后采集0~20 cm 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团聚体组分等指标,并进一步量化有机碳化学结构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相关关系.[结果]结果表明:NPKOM 和OM处理的有机碳分别比CK增加了51.63%和34.34%.与CK相比,NPKOM处理的烷基碳、烷氧碳比例分别提高了 29.85%和21.54%,OM处理的烷基碳、烷氧碳比例则分别比CK提高了 31.98%和28.81%.但是,NPKOM和OM处理的芳香度分别比CK降低了24.90%和25.19%,而NPKOM和OM处理的脂族碳/芳香碳比值则分别比CK增加了 64.87%和73.34%.同时,施肥处理(NP、NPK、NPKOM和OM)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均显著高于CK处理.土壤有机碳和脂族碳/芳香碳比值均与MW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芳香度与MW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有机肥施用是改善红壤旱地有机碳化学结构的重要措施,其施用提升了红壤旱地烷基碳/烷氧碳和脂族碳/芳香碳比值,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芳香度,从而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增加,为红壤结构稳定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模式影响施肥导致的土壤反硝化势变化及其微生物机制
作者:王海翠;刘兆东;李丹丹;柳开楼;黄庆海;赵炳梓;张佳宝
关键词:水田;旱地;反硝化势;功能基因;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
-
江西省不同地市化肥用量分析及对农业产值的贡献
作者:柳开楼;万长艳;胡丹丹;胡惠文;余喜初;李大明;叶会财;胡志华;宋惠洁
关键词:江西省;化肥;农业产值
-
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钾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作者:李浩;柳开楼;万国湲;余喜初;叶会财;宋惠洁;胡丹丹;胡惠文
关键词:红壤;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交换性钾
-
中国稻作区土壤速效钾和钾肥偏生产力时空变化
作者:柳开楼;韩天富;黄晶;李亚贞;马常宝;薛彦东;都江雪;王远鹏;李文军;张会民
关键词:土壤速效钾;水稻土;区域;钾肥偏生产力;钾素表观平衡
-
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继杰;钟楚;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刘守坎;金千瑜;朱练峰
关键词:水稻;溶解氧;根系形态;氮素利用;水培
-
粉葛废弃物对土壤重金属镉的钝化效果研究
作者:林小兵;王建成;陈燕;周利军;胡秋萍;余跑兰;万长艳;黄欠如;武琳
关键词:粉葛;废弃物;镉赋存形态;弱酸提取态;钝化
-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水稻磷肥减施潜力研究
作者:胡丹丹;李大明;余喜初;叶会财;宋惠洁;胡志华;胡惠文;柳开楼
关键词:水稻;养分专家系统;地力水平;磷肥用量;减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