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银飞 1 ; 涂田华 1 ; 刘增兵 1 ; 谢江 1 ; 邵彩虹 1 ; 陈先茂 1 ; 邱才飞 1 ; 关贤交 1 ; 陈金 1 ; 邓国强 1 ; 彭春瑞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晚稻;新型肥料;产量;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9 年 25 卷 003 期
页码: 97-100
摘要: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和不施肥料为对照,研究了几种新型肥料在一次性基施条件下对晚稻黄华占的生长发育、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所有参试肥料一次性基施后均能显著提高晚稻产量,其中以施用硫包衣尿素处理的产量和氮磷钾吸收及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 相关文献
[1]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2]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肖小军,李亚贞,陈明,刘小三,黄天宝,吴艳,叶川. 2017
[3]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 2010
[4]不同叶面肥对晚稻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何虎,杨宙,邱在辉,肖宇龙,帅鹏,付高平. 2020
[5]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品种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 林洪鑫,胡启锋,肖宇龙,余传源,何虎,黄国娟. 2016
[6]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 龙丘陵,李祖章,刘光荣,孙刚,杨忠保. 2006
[7]不同施氮量对晚稻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 曹娜,熊强强,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傅军如,才硕,徐涛. 2018
[8]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侯红乾. 2008
[9]新型肥料研制技术与产业化开发. 刘秀梅,刘光荣,冯兆滨,邹绍文,刘益仁. 2006
[10]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11]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张文学,孙刚,黄英金. 2007
[12]优势晚籼品种"923"的选育初报. 涂英文. 1999
[13]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2019
[14]晚稻施氮效果试验研究. 肖作忠,刘昌炽,杨平. 2009
[15]丘陵山地区域双季晚稻机械化种植品种筛选研究. 舒时富,叶厚专,沈显华,申琪凤,李艳大,药林桃,古新序,万鹏. 2012
[16]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战略思考. 余丽琴,尹建华. 2016
[17]节水灌溉对双季晚稻农田生态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邱才飞,邵彩虹,关贤交,钱银飞,陈金,张天玉,彭春瑞. 2018
[18]生物黑炭用量对赣东北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余跑兰. 2015
[19]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余跑兰,肖小军,陈燕,李亚贞,杨林,雷媛媛,柳开楼. 2015
[20]乙烯利催熟对谷林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肖小军,李亚贞,陈明,刘小三,黄天宝,吴艳,叶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芦笋品质的综合评价
作者:费丹;谢敏;徐俊;周瑶敏;广业兰;汤泳萍;涂田华;熊晓晖
关键词:芦笋;品质评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
赣东北设施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监测与评估
作者:聂根新;周瑶敏;涂田华;胡丽芳;陈徐俊;吴玲;熊晓晖
关键词:赣东北;重金属累积;设施蔬菜;风险评价;塑料大棚
-
调酸培肥技术对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梁喜欢;李秀秀;黎鑫林;伍亮;曾天宝;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关贤交;邹雪兰;旷允慧;戴星照;彭春瑞;陈金
关键词:红壤;调酸培肥;井冈蜜柚;产量;品质
-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油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黄星瑜;朱安繁;姚锋先;陈金;张亚;夏文建;吕真真;张丽芳;汪咏
关键词:有机肥;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品质;油菜
-
"油-稻-稻"三熟制早熟冬油菜氮高效基因型及鉴定指标筛选
作者:钱银飞;邱才飞;彭春瑞;邹小云;姚易根;裴润根;刘根如;杨文孙
关键词:油-稻-稻;三熟制;冬油菜;氮高效;树状聚类;筛选指标
-
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清洁的酸性稻田籽粒镉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磊;陈晨;陈金;蒋末云;贾震;杨星莲;曾勇军;黄山
关键词:石灰;秸秆还田;双季稻;土壤酸化;镉
-
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作者:熊丽;邵彩虹;张文学;Marios Drosos;周小华;刘圣孝;刘增兵;孙刚;王少先
关键词:稻作模式;再生稻;土壤肥力;土壤有机碳;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