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阻控土壤酸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柳开楼

作者: 柳开楼 1 ; Liu Kai-lou 2 ; Wang Yong-ming 3 ; 王永明 1 ; ZOU Shao-wen 2 ; 邹绍文 1 ; Huang Qing-hai 4 ;

作者机构: 1.江西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南昌 330046

2.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0

3.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南昌 330046

4.江西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

关键词: 花生;红壤旱地;土壤调理剂;酸化控制;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华东地区农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江西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138-00000145

摘要: 为探讨一种新型的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4种土壤调理剂施用量(0、750、1500和2250kg/ha)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用量下花生产量、产量构成、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pH、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的花生产量为5470.67-6141.64kg/ha,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增加10.2%-23.8%,同时,施用土壤调理剂后花生的株高、每株双籽果数、单籽果数、总果数和百果重均显著提高.在土壤肥力方面,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全量养分影响较小,但可以显著提升红壤旱地的速效养分,与对照相比,施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21.65-118.1%、28.2%-74.1%和22.6%-47.0%.在土壤酸化改良上,土壤调理剂可以较好地阻控土壤酸化,与不施土壤调理剂相比,施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土壤pH分别提高0.18-0.33个单位(4.0%-7.3%),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分别降低19.6%-62.5%和34.7%-84.2%.

分类号: S565.206.1

  • 相关文献

[1]缓释肥配施比例对稻草覆盖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影响. CHENG Yan-hong,成艳红,WU Lin,武琳,HUANG Qian-ru,黄欠如. 2013

[2]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作物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彭春瑞,陈先茂,钱银飞. 2011

[3]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4]江西红壤旱地花生测土施氮参数研究. 彭春瑞,陈先茂,林洪鑫. 2012

[5]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6]水保措施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黄欠如,武琳,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 2014

[7]等氮条件下双氰胺添加量对江西红壤芝麻产量和硝态氮的影响. 柳开楼,胡惠文,周利军,叶会财,徐小林,王赛莲. 2015

[8]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9]生物黑炭和氮肥耦合提升红壤地力的效果. 孙永明,熊文,刘祖香,黄欠如,李钟平,郭书亚. 2016

[10]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1]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陈先茂,章发根,邓国强,关贤交,唐先干,陈斌. 2013

[12]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7

[13]红壤旱地红薯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相互关系研究. 胡惠文,柳开楼,余跑兰,陈雷. 2015

[14]施用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孙永明,李钟平,黄齐,熊春贵,王端飞. 2014

[15]基于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的长期施肥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 杨旭初,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胡秋萍,胡志华,谷子寒,胡惠文,周利军,黄庆海,林小兵. 2018

[16]稻草覆盖对花生木薯间作系统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徐小林,吴昌强,李大明,胡志华,柳开楼,周利军,叶会财,黄欠如. 2017

[17]红壤旱地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与评价. 肖富良,吕伟生,韩德鹏,李亚贞,郑伟,肖小军,黄天宝,陶国华,王小坛,肖国滨. 2021

[18]稻草覆盖始期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邱才飞,关贤交,钱银飞,陈金,邵彩虹,彭春瑞. 2015

[19]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范芳. 2013

[20]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陈先茂,彭春瑞,关贤交,邵彩虹,邱才飞.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