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发生规律(模糊匹配)
9条记录
花生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花生根腐病是危害花生的真菌性土传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介绍了花生根腐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归纳了病原菌2种类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详细介绍了花生根腐病的田间识别症状及其发病规律。从种子筛选、合理轮作和田间栽培管理等方面简述了有效防控花生根腐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包衣、土壤处理和喷施杀菌剂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应用于花生根腐病的主要化学防治措施。认为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应在以减少菌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为目的的农业防治措施基础上,进行种子包衣、适时喷施杀菌剂等措施的化学防治。

关键词: 花生根腐病 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粉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描述了子座、分生孢子器等产孢器的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归纳了病原菌分生孢子的类型及其形状和大小,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识别症状以及慢性型和急性型2种类型病斑的出现条件及其具体识别要点。从越冬后初侵染源、越冬分生孢子的释放萌发、病害侵染周期、病害流行规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从清除根盘上病杆、春季推迟留母茎、根盘覆盖新沙等方面简述了有效防控芦笋茎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壳聚糖诱导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生防菌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应用于芦笋茎枯病的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从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测定与农药筛选等方面回顾了芦笋茎枯病化学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笔者认为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应在以减少菌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为目的的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模式,以达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迄今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子含油率高达55%,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酸,在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广泛种植.然而,芝麻枯萎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发生给我国芝麻产业造成冲击.明确其综合防控技术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和有效做好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从芝麻枯萎病的致病菌和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芝麻枯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芝麻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芝麻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 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赣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适期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利用性诱剂连续3年对赣东地区梨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观察和记载,结果发现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3—10月)均有发生,一年中有3个明显发生高峰,尤以3月和7—8月发生最盛,梨果成熟季节为害时间长。此外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中下旬还有两个小高峰期;本监测结果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东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到了防治梨小的合适时期,提出了有效防治梨小的关键技术,为赣东地区乃至江西省全省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赣东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发生规律 防治适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春播区芝麻“一病三虫”的发生规律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2012—2015年对在干旱春播地区推广的芝麻品种汾芝2号进行病虫害系统观察,并对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汾芝2号枯萎病呈现"前轻后重"的特点,苗期不发病,花期开始逐步加重。蚜虫呈现"轻-重-轻"的特点,苗期不发生,现蕾期和开花期严重,终花期以后不再发生。斑须蝽和烟盲蝽呈现"轻-重-轻"的特点,苗期不发生,现蕾期和花期加重,终花期后消失。研究发现,降水量多的条件下枯萎病发病严重,干旱条件下蚜虫发生严重,高温、干旱环境下斑须蝽和烟盲蝽发生数量多。

关键词: 芝麻 枯萎病 虫害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猕猴桃主要病害种类和防治调查

现代园艺 2016

摘要:通过对江西猕猴桃主产区果园的病害情况调查,综述了江西猕猴桃主要病害:褐斑病、黄化病、根腐病、黑霉病、膏药病、花腐病和炭疽病等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猕猴桃 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早熟梨新发病害——胴枯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现代园艺 2014

摘要:经过调查,在赣东等地新发现有梨树胴枯病。本文就该病的发生状况、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及致病原因作了介绍,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胴枯病 发生规律 致病因素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婺源县茶尺蠖发生规律的研究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摘要:茶尺蠖是茶叶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解茶尺蠖的发生规律,2011—2013连续3年应用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对婺源县茶尺蠖类害虫的发生种类、数量、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发生在婺源1年内可以发生4~5代、发生期长且世代重叠,主发生期在每年的6~9月。

关键词: 婺源 茶尺蠖 佳多牌虫情测报灯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苎麻炭疽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报道了苎麻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苎麻炭疽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抑制生长温度35℃,高温致死温度55℃,pH 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 pH 值6—7;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在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79.3%不能萌发,高温致死温度62。C。苎麻炭疽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田问病残体。日均气温20—30℃和相对湿度大于80%的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流行,病害的严重度与品种、肥料等有关。供试药剂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50—500倍防效最好,在麻苗高30_(cm)ra左右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8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获得理想的防效。此外,麻田施石灰中耕覆土有良好的防病增产作月]。

关键词: 苎麻炭疽病 初侵染源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