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RT-PCR(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鸡lncRNA-MSTRG.15568.9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摘要:试验旨在了解在鸡睾丸中高表达的1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预测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研究二者在鸡弱精子症中的调控作用.根据弱精子症和正常北京油鸡公鸡睾丸转录组测序筛选到的1个高表达的lncRNA(MSTRG.15568.9),采用顺式(cis)作用模式预测其潜在靶基因SPAG4(sperm-associated antigen 4),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表达量分析.分别选择3只0、5、20、30、45、60周龄正常北京油鸡公鸡,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周龄公鸡睾丸中的表达量差异;选择30周龄3只正常公鸡,采集睾丸、肝脏和脾脏等8个部位组织样品,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规律;选择45周龄弱精子症公鸡和正常公鸡各3只,对比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睾丸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MSTRG.15568.9与SPAG4存在明显的时空表达差异,且二者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周龄的鸡睾丸组织中,MSTRG.15568.9和SPAG4的表达趋势相近,MSTRG.15568.9在20周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5、30、45、60周龄(P<0.05),0和5周龄表达量显著低于20、30、45和60周龄(P<0.05);SPAG4在45周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20周龄(P<0.05).MSTRG.15568.9和SPAG4在睾丸和肝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肾脏等组织(P<0.05);在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弱精子症睾丸组织(P<0.05).综上所述,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具有较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且MSTRG.15568.9可能调控SPAG4基因的表达,参与精子发生与精子活力调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可为鉴定与鸡弱精子症调节机制相关的功能基因提供参考.

关键词: lncRNA 睾丸 精子活力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先决条件。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基因组信息匮乏,内参基因的选择尤为重要。本研究筛选了7个持家基因GAPDH、Cons7、ELF1B、Tubulin、Ubiquitin E2、Actin A以及Actin 20,利用qRT-PCR技术研究持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 Keeper软件,分析其在紫云英不同组织(根、茎、叶、花和荚果)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干旱胁迫、涝胁迫、盐胁迫、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7种内参基因在紫云英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胁迫处理分析中,稳定性表现不尽相同。Cons7在盐胁迫和涝胁迫处理下最稳定,Tubulin、Actin 20和GAPDH分别在不同组织、ABA处理和干旱胁迫下表达最稳定。因此,采用qRT-PCR分析紫云英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Tubul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而比较脱落酸处理、盐胁迫和涝胁迫处理时,可选择Cons7作为校正内参基因;比较干旱胁迫处理时,选择GAPDH作为校正内参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紫云英不同生理过程中目的基因表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

关键词: 紫云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仁麻鸡小肠PepT1 mRNA基因差异表达

畜牧兽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崇仁麻鸡肠道PepT1mRNA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小肽在肠道的吸收机理及其肽转运载体的表达分布情况提供基础。以120日龄崇仁麻鸡小肠肠道样品为模板,使用荧光定量PCR法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及十二指肠中高低饲料转化率组PepT1mRNA的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崇仁麻鸡小肠PepT1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再到回肠依次降低,其中在十二指肠的表达极显著的高于回肠(P<0.01),而十二指肠与空肠以及空肠与回肠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十二指肠中,高饲料转化率组PepT1mRNA表达丰度要高于低饲料转化率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PepT1mRNA主要是在崇仁麻鸡小肠的前段表达,十二指肠是PepT1mRNA表达的主要部位;饲料转化率高,其PepT1mRNA的表达丰度也高。

关键词: 崇仁麻鸡 PepT1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水稻矮缩病毒一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2种主要病毒,这2种病毒病在田间危害症状较相似,难以准确鉴定。为建立这2种病毒的一步快速检测方法,从混合引物配比、退火温度2个方面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并用这2类病毒的总RNA进行了RT-PCR验证,最终建立了准确、灵敏、快速的一步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从江西省大余县和南昌县采集的水稻矮缩病毒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余县10份样品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10份样品中有7份样品检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70%,另外3份样品检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检出率为30%。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一步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及其在江西省的区域分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首先从永修县、南昌县和大余县等8县市采集水稻疑似矮缩病株,用2种病毒一步检测法对这2种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永修县所有样品均检出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同时检出RBSDV和SRBSDV,检出率分别为90%和20%,其中南昌县的1个样品同时检出2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大余县、莲花县、崇义县、婺源县、万安县和井冈山市等6县的所有样品均检出SRBSDV,检出率100%。然后,对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西南部和东北部只有SRBSDV分布,江西省北部只有RBSDV分布,而处于以上3个病毒重发区之间的南昌县同时有RBSDV和SRBSDV分布。同时基于S9序列和S10序列建立这2种病毒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检测 区域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畜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调查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摘要:为了解国内销售环节畜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为我国畜禽肉中沙门氏菌的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食源性沙门氏菌疾病的爆发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在东北、西北、华东地区各省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抽取禽肉和猪肉样品共1779份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进行筛选,并对PCR阳性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在国内各省市抽取的畜禽肉产品中分别检测出沙门氏菌的污染率为5%~19.7%,平均污染率为12.5%。由此可见,畜禽肉中沙门氏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给人们的食用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畜禽肉 SYBR GreenI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鸡的3个β-防御素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菌肽是鸡先天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在宿主被致病性微生物入侵时起重要的作用[1-3]。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添加维生素D3(VD3)可提高

关键词: 维生素D3 β-防御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P450基因CYP4M14和CYP4S9的克隆与mRNA表达水平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CYP4M14和CYP4S9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两个基因在斜纹夜蛾抗、感品系6龄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斜纹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M14和CYP4S9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CYP4M14编码区长1512bp,编码504个氨基酸;CYP4S9编码区长1473bp,编码491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肠中,CYP4M14和CYP4S9在抗性品系中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中的4.85和18.63倍;在脂肪体中分别是在敏感品系中的75.14和6.07倍。【结论】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的高水平抗性可能与CYP4M14和CYP4S9的过量表达有关。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细胞色素P450 实时定量PCR P450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水平

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和RACE方法获得了1个斜纹夜蛾羧酸酯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lest2。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796bp(GenBank登录号:DQ445461),5′和3′UTR区分别长63和119bp,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5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羧酸酯酶蛋白。通过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羧酸酯酶与其他物种的酯酶均具有很高的氨基酸相似性,并具有多个在不同酯酶蛋白家族中均保守的区域。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比较了Slest2在斜纹夜蛾抗、感品系中的表达水平。当以cDNA为模板检测mRNA转录水平时发现,Slest2在抗性品系中的转录水平是敏感品系的46.85倍;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检测Slest2基因的拷贝数时发现,Slest2在抗、感性品系中的拷贝数无显著差异(前者为后者的1.16倍)。这些结果表明,抗性与敏感品系具有相似的Slest2基因拷贝数,但它们在抗性品系中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由此推测Slest2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与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酯酶 抗药性 抗性品系 敏感品系 序列分析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AVBDs)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水平(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3个β-防御素(AVBD-1、AVBD-5和GAL-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β-防御素基因在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乌骨鸡AVBD-1和GAL-1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都在采食了3 2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空肠;AVBD-5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在采食了1 6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十二指肠;在依次采食维生素D_3 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的乌骨鸡组织中,3个β-防御素基因都存在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β-防御素基因在同一组织的表达水平与维生素D_3饲喂水平存在剂量关系,适宜的维生素D_3饲喂水平能上调这3个β-防御素基因在乌骨鸡组织中的表达量。

关键词: 丝毛乌骨鸡 维生素D_3 调控 β-防御素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