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480条记录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不同来源水、旱稻亲本的氮高效优良等位变异,研究氮高效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为水稻氮高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旱稻IAPAR-9分别与水稻辽盐241和秋光杂交而创制的2个F7粳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在"IAPAR-9/辽盐24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1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9个;在"IAPAR-9/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3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4和第10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7个。【结论】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2个群体均检测到的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成簇分布区间,即第2染色体上的RM3421—RM5404区间以及第8染色体上RM8264所在的相邻区间,可能对水稻氮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氮高效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遗传背景

砂培条件下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对施锌的反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Zea maysL.)对缺Zn的敏感程度和耐性。【方法】以缺Zn敏感型玉米品种陕单902、陕单911、农大60、中单2号、户单2000和非敏感型玉米品种新陕资1号、郑单958、陕单8813、高农1号、户单4号为供试材料,在温室中进行不同供Zn水平(设无Zn、低Zn、适量供Zn和足量供Zn 4个处理,分别施0,0.5,1.5,3.0 mg/kg ZnSO4.7H2O)下玉米幼苗的砂培试验,研究供Zn量对玉米生长、生物量以及各部位Zn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对施Zn的反应有较大差异,缺Zn敏感型玉米对低Zn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敏感型玉米。敏感型玉米品种幼苗较非敏感型的根冠比大;供Zn会降低玉米幼苗的根冠比,而促进地上部生长。缺Zn非敏感型玉米在低Zn条件下会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比无Zn所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施Zn量为0.5 mg/kg时,玉米幼苗吸收的Zn绝大部分被累积在根中;施Zn量增加至1.5 mg/kg时,玉米幼苗Zn含量较无Zn处理普遍提高,缺Zn敏感型玉米根、茎、叶的Zn含量分别提高了20.5%,53.6%和18.5%,而非敏感型玉米分别提高了5.5%,83.4%和60.7%。【结论】缺Zn非敏感型玉米根系吸收的Zn更多地被转移至地上部,使地上部含Zn量的增幅显著大于敏感型玉米。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在缺Zn条件下不仅生长和Zn营养的分布情况截然不同,而且在供Zn后对Zn的吸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玉米基因型 施Zn 缺Zn敏感型 根冠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水稻穗瘟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AP逆转座子分子标记在柿属植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SSAP(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在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每个SSAP引物单独用于柿属植物遗传分析的性能作了探讨。基于5个逆转座子引物的25对SSAP引物组合在供试28份柿属(Diospyros L.)基因型中共扩增出1300个位点(多态位点93.38%),每对引物平均产生52个位点(含48个多态位点),表明SSAP是一种高多重比例系数(multiplex ratio)和高多态性的标记系统;经SSAP数据的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原产中国、日本的柿种质(D.kakiThunb.)及柿的近缘种各自单独成组,该聚类结果与部分已知亲缘关系的试材十分吻合,表明SSAP技术可用于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此外,在25对SS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具高信息含量的引物组合,将在柿属植物遗传关系研究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柿属植物 种质鉴定 亲缘关系 逆转座子 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S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不育系“赣香A”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关键词: 水稻 赣香A 野败型不育系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与不同饲料混合在体外消化率上的组合效应研究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umex patientia,RP)、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AS)、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SHS)、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S)、矮象草(Pennisetumpurputeumcv.mott,PPM)、苜蓿(Medicagosativa,MS)、木薯干草(CH)、稻草(RS)、氨化稻草(ARS)与木薯渣(CR)的品质进行了评定。IVDMD(%)自高到低的排序为:CR(77.63)、RP(61.32)、MS(55.26)、AS(54.91)、CH(52.97)、SHS(40.24)、PPM(38.70)、ARS(36.88)、SS(34.15)、RS(26.63)。除AS与MS外,各种饲料间的IVDMD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将组合效应值(AE)定义为混合饲料实测IVDMD与各单个饲料IVDMD加权和值之差。分别以RS、ARS作为低、中等品质基础秸秆饲料,再分别添补RP、AS、SHS、SS、PPM、MS与CH(RS还补饲ARS),共6个组合。结果表明,任一组合均观察到正组合效应,以添补MS的最大;CH作为添补料其效果要好于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相似;对低质秸秆基础饲料的补饲较对中等品质的组合效应明显。

关键词: 稻草 添补 牧草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组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芝麻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抗旱性综合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盆栽法在苗期和花期对5个芝麻品种进行10d的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苗期胁迫处理后17个生长相关性状指标和苗期、花期胁迫处理后的13个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使芝麻植株生长速率减缓,根系发育缓慢,叶片数量减少,叶片变小,株高变矮,生物量降低,严重影响芝麻的生长发育;(2)花期干旱胁迫处理后除千粒重之外的其他产量性状指标值均低于苗期处理,花期干旱胁迫对芝麻的影响大于苗期,苗期处理对芝麻株高、蒴果数和蒴果大小等性状影响较小,对千粒重和单株种子干重等影响较大,而花期处理对芝麻株高、蒴果大小、每蒴粒数、单株种子干重和根系干重等性状影响较大;(3)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相结合通过43个单项指标抗旱系数对5个芝麻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芝麻抗旱性鉴定提供了参考方法,并认为苗期干旱胁迫及胁迫后的生长相关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芝麻抗旱性鉴定的简单方法和抗旱性评价的简易指标;(5)获得黑芝09-1和金黄麻为抗旱性较强的芝麻品种。

关键词: 芝麻 干旱胁迫 生长 产量性状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P450基因CYP4M14和CYP4S9的克隆与mRNA表达水平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CYP4M14和CYP4S9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两个基因在斜纹夜蛾抗、感品系6龄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斜纹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M14和CYP4S9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CYP4M14编码区长1512bp,编码504个氨基酸;CYP4S9编码区长1473bp,编码491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肠中,CYP4M14和CYP4S9在抗性品系中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中的4.85和18.63倍;在脂肪体中分别是在敏感品系中的75.14和6.07倍。【结论】斜纹夜蛾对溴氰菊酯的高水平抗性可能与CYP4M14和CYP4S9的过量表达有关。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细胞色素P450 实时定量PCR P450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SSR标记多样性分析,为中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及其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78对SSR引物,对中国14个省28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分析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间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差异、等位基因组成及其出现频率等。【结果】共检测到33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2—12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41个。RM336、RM334、RM264、RM297、RM204、RM248、RM444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在6和3以上,且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在1.4以上。78对SSR引物各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变异在0.18%—99.56%,RM338的A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RM131的E等位基因和RM276的F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低。RM338、RM308、RM484、RM29等44对SSR引物的某个等位基因在单个或多个省份籼稻地方品种中出现频率为100%。RM336、RM334、RM264、RM204、RM297、RM248、RM263、RM276、RM444、RM21、RM246和RM258等12对引物在多数省份中均表现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上述12对SSR引物适用于中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

关键词: 籼稻 地方品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花生SRAP-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设计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花生SRAP-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引物,Taq酶,Mg2+,模板DNA和dNTP)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最佳反应体系20μL包含:引物0.4μmol/L,Taq酶1U,Mg2+2.5mmol/L,模板DNA30ng,dNTP0.2mmol/L,不足部分以ddH2O补足。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花生进行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花生 SRAP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