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variety(模糊匹配)
171条记录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了水稻细胞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的主要类型、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和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不育系“赣香A”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关键词: 水稻 赣香A 野败型不育系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与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体系研究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育种需要一个丰富的基因池以便从中选出优异性状基因集成至新品种中,而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可通过DNA指纹准确分析出来。本研究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及2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SRILS)标记对菲律宾水稻所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体系具有相似的多态检测能力。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引物及其组合所分析出的7个聚类系统树图极为相似,相似度88%~97%。2个分子标记体系各自均能鉴别所有的参试品种,且揭示出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可成为水稻种质资源快速指纹及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工具,因而是水稻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如进行资源鉴定、多样性分析以及核心种质构建等。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DNA指纹 RGA SRILS 通用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2009年水稻区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构建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登记注册、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遗传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2对水稻SSR引物,构建江西省2009年度区域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的水稻品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SSR分子标记 水稻 遗传多样性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蒸煮食味品质是最重要且研究较多的稻米品质性状,该文综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米粒延伸性以及稻米香味等主要理化指标的遗传研究进展,并对已克隆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基因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水稻 蒸煮食味品质 性状遗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孕穗期水稻不同功能叶的发育蛋白质组学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杂交水稻汕优63孕穗期4个叶位功能叶片蛋白质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揭示水稻孕穗期叶片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4个不同时期功能叶片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得到分离,应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软件对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有14个得到鉴定。对鉴定出的蛋白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大部分(9个)为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蛋白质;其次为与蛋白结构及功能调控相关的蛋白质(3个),表达量表现为随叶位上升而上调;其余为参与氨基酸代谢的蛋白质(2个),表达量在较低叶位叶片中无显著规律,在剑叶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蛋白质是细胞功能执行者,受细胞功能或细胞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上述蛋白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应与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生长发育特性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叶位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践八号种子卫星诱变水稻Ⅱ-32B的形态变异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航天诱变具有诱变频率高、有益变异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利用我国第一颗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对Ⅱ-32B水稻干净种子进行航天诱变,经过4代的定向选育,SP4代各株系已稳定,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各株系相应性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剑叶长变异系数最大,穗长的多样性指数(H')最高,与结实率呈负相关的性状最多。形态多样性变异谱广、变异幅度大的这些材料将为航天诱变水稻的育种与遗传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实践八号种子卫星 诱变 形态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对早稻剑叶和根系衰老特性影响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水培条件下探讨了在水稻齐穗过程中,不同种类激素对水稻剑叶和根系中活性氧代谢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对水稻衰老特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水稻齐穗时,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含量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喷施不同外源激素7 d后,与对照相比较,激动素可降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40.4%,使叶片中的O2-产生速率降低到33.56μg/gFW.min。三十烷醇可使叶绿素含量提高58.3%,并使O2-产生速率降低到34.79μg/g FW.min。喷施三十烷醇的水稻叶片和根系中CAT酶的活性最高,分别比同时期清水对照的高出25.9%和65.9%。喷施14 d后,三十烷醇可提高叶绿素含量136.5%,可使剑叶中O2-产生速率降低到34.79μg/g FW.min,叶片和根系中CAT活性仍高出对照212.1%和158.8%。虽然三十烷醇延缓水稻衰老的作用很显著,但赤霉素可使水稻结实率提高4.1%,6-苄基腺嘌呤的增产幅度却是最大。

关键词: 激素 早稻 水稻 剑叶 根系 衰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水稻空间育种进展及前景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通过空间育种途径,对水稻恢复系早稻402、中稻明恢63、838、752等进行改良,育成了新的恢复系,与不育系配组育成了如晚稻SP优I98、丰优航98等优势强的杂交稻新组合。介绍了育成各品种的特性。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航天育种 恢复系 杂交稻 新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选取8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期水平,考察比较了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四优7599对高温胁迫的抗耐性最强。3个播期中,第2期(5月20日)播种的水稻在产量和产量性状方面均比其他2个播期有所降低,应避开这一时期播种。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播种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