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
》
2003
摘要:根据江西的实际,将旱育秧(含抛秧)、节水整地与栽秧、浅湿干交替灌溉3项主体节水技术,与节水稻田化学除草、平衡施肥与合理经济施肥、化学调控培育多蘖壮秧等配套技术相结合,优化组装形成抛秧、旱床育秧、化控湿润矮壮秧3项节水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实施这3项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用水、节省成本、提高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讨论了节水增效栽培技术在南方稻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栽培技术
产量
效益
《江西农业学报
》
2003
摘要: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冷水灌溉繁殖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主穗幼穗分化第4期兼顾大部分分蘖穗第3期开始进行冷水灌溉可获得高产,出水口水温以22℃最佳,"920"养花处理较对照明显增产.
关键词:
低温敏核不育系
冷水灌溉
繁殖试验
生长点
水稻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或称简单序列重复 ,它是由 1~ 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 ,相同座位上的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综述了微卫星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其在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育种
水稻
《江西农业学报
》
2003
摘要:水稻杂交采用经改进的"剪颖破药杀雄法",杀雄率达93.65%。与传统的剪颖杀雄相比,异常剪颖破药杀雄法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杀雄率与结实率两种方法间无太大差异。介绍了异常剪颖破药杀雄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剪颖破药杀雄
改进
《遗传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科学卫星搭载水稻一明恢63、外七、湘哥和粳委北K15等纯系干各上子,由于空间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使窨诱变的品种均产生了变异,从诱变后代的突变体中选育出三系灿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强恢复系明恢63无恢复能力的灿稻外七、湘哥和粳稻北K15.同时选出早熟强恢复系SP40098、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SP40115、SP40037、SP50025等恢复系突变体,结果说明,空间诱变既可改良现有恢复系,又可创造新恢复系,具恢复能力的突变体能遗传重现.
关键词:
返回式卫星
空间诱变
突变体
恢复系
水稻
杂种优势
《江西农业学报
》
2001
摘要:通过 1 993~ 2 0 0 0年对江西水稻苗情的调查 ,明确了全省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长势、异常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及近 8年种植水稻效益的变化情况。对今后加强水稻苗情调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苗情
调查
《生物工程进展
》
2001
摘要:随着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抗病虫草害及逆境水稻品种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抗性转基因的技术、方法和策略等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水稻抗性转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也作了评价。
关键词:
转基因
抗性
水稻
《江西科学
》
2000
摘要:随着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抗病水稻品种成为可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抗病转基因的技术、方法 ,对水稻抗病转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也作了评价。
关键词:
转基因
抗病性
水稻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赣早籼 40号”属中早熟早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丰产稳产 ,品质较优 ,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适合江西、湖南等双季稻区作优质早稻搭配种植
关键词:
水稻
赣早籼40号
中早熟
优质
选育
《江西农业科技
》
2000
摘要:利用返地式科学卫星搭载水稻一晚明恢 6 3、外七、湘哥和北K15等纯系干种子 ,由于空间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 ,搭载的品种均产生了变异。从诱变后代的突变体中选育出对三系籼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系 ,经与各种类型的不育系测交均筛选出优势强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空间诱变是促进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稻
一晚
返地式卫星
空间诱变
突变体
恢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