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水稻不育系博A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检测E位点),ER~LR(检测Se-1位点),T65,T65m,T65Eb,T65Ebm为测验系,在江西南昌(28°68′N)自然长日照(14~16 h/d)和人工遮光短日照诱导(10 h/d)处理条件下,对保持系博B,以及“TLs×博B”F1、F2代的抽穗期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博B抽穗期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博B在E1、E3位点分别带有隐性非感光早熟基因e1和显性感光迟熟基因E3,在Se-1位点带有显性感光基因Se-1n,在Ef-1位点带有隐性迟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博A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3E3Se-1nSe-1nef-1ef-1。博A带有隐性非感光早熟基因e1,显性感光迟熟基因E3,在性状上表现为早熟;带有显性感光基因Se-1n,隐性迟熟基因ef-1,可保证其具有一定长度的基本营养生长期;但与带感光等位基因E1的恢复系配组,其F1将表现为迟熟。以不同光照条件下“TLs×博B“F2植株抽穗期分布频次和平均抽穗期的差异,对影响抽穗的基因效应进行了估计分析,对以博A为不育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的广适性遗传基础也进行了讨论。
几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抽穗期基因型诊断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检测E1、E2和E3位点)、ER~LR(检测Se-1位点)、T65系列(检测Ef-1位点)为测验系,在江西南昌(28°68′N)自然长日照(14~16 h/d)和人工遮光短日照(10h/d)诱导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早25”、“974”和“752”的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早25”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nSe-1nef-1ef-1,“974”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aEf-1a,同时存在感光基因表达的抑制因子i-Se-1,“752”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bEf-1b。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感光基因 基本营养生长基因 近等基因系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在江西环境条件下利用"协青早A/(协青早B/密阳46)F6"、"珍汕97A/(协青早B/密阳46)F6"、"协青早A/(珍汕97B/密阳46)F6"及"珍汕97A/(珍汕97B/密阳46)F6"4套测交群体,进行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水稻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QTL的不同;不同环境条件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微效QTL的变化上,主效基因的作用亦可能因环境而异。
微卫星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或称简单序列重复 ,它是由 1~ 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 ,相同座位上的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综述了微卫星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其在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灌浆成熟期气候因素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02
摘要:研究了灌浆成熟期气候因素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其中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这 5个性状的主导因子。灌浆成熟期不同时段的温度对这 5个性状影响各不相同 ,灌浆成熟期间前、中期温度对蛋白质含量、清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影响大 ,灌浆成熟期间中、后期温度对球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影响大。灌浆成熟期温度时段分布对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因品种本身蛋白质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应用水稻协青早 A/(协青早 B/密阳 4 6 ) F6、协青早 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及珍汕 97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3套测交群体 ,开展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 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 -数量性状 ;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 QTL的不同 ,当群体中协青早 B的成分被珍汕 97B取代后 ,群体中恢复基因的效应得到加强。
水稻空间诱变恢复杂种优势测定试验初报
《遗传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科学卫星搭载水稻一明恢63、外七、湘哥和粳委北K15等纯系干各上子,由于空间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使窨诱变的品种均产生了变异,从诱变后代的突变体中选育出三系灿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强恢复系明恢63无恢复能力的灿稻外七、湘哥和粳稻北K15.同时选出早熟强恢复系SP40098、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SP40115、SP40037、SP50025等恢复系突变体,结果说明,空间诱变既可改良现有恢复系,又可创造新恢复系,具恢复能力的突变体能遗传重现.
关键词: 返回式卫星 空间诱变 突变体 恢复系 水稻 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