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模糊匹配)
344条记录
不同包装方法对高水分花生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高水分花生果贮藏保鲜实用技术,采用高水分花生果PA/PE共挤包装袋充CO2密闭包装与打孔PA/PE共挤包装2种包装方法,研究了贮藏期间不同含水率的花生果失质量率、含水率、过氧化值、酸价、碘值、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花生果品质均表现为抽真空充CO2气体的PA/PE共挤包装好于打孔PA/PE共挤包装,前者失质量率、水分散失度、过氧化值和酸价均较低;2种包装方式贮藏的花生果总糖含量均上升,碘值变化不明显。其中,含水率11.6%的充CO2气体PA/PE共挤包装花生样品较其他样品具有更好的贮藏特性,失质量率在整个贮藏期为0,含水率下降率低(38.36%),过氧化值、酸价增长率均最低,分别为87.93%、402.39%。可见,抽真空充CO2气体的PA/PE共挤包装对花生果的贮藏效果较好。

关键词: 花生果 高水分 包装方法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用量对秋播黑芝麻‘赣芝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讨黑芝麻新品种‘赣芝8号’在红壤旱地上的合理氮肥用量,笔者研究了6种氮肥用量(0、60、90、120、150、180 kg/hm2N)下‘赣芝8号’的产量、植株性状、氮肥农学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芝麻产量影响显著。在所有处理中均以N120的产量、单株蒴数、每蒴粒数最高,其产量高达1172.22 kg/hm2。而N0处理表现最差,其产量仅为672.78 kg/hm2。收获指数与产量的表现不一,与N0相比,N60、N90、N120、N150、N180的收获指数分别增加了15.99%、14.91%、38.82%、25.68%、17.07%,其中以N90处理的收获指数最高。在氮农学效率方面,表现出N120处理较高,为4.16 kg/kg。通过方程拟合发现,‘赣芝8号’获得高产的合理施氮范围在80~120 kg/hm2之间。

关键词: 黑芝麻 氮肥用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赣东北地区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研究了赣东北地区11个试验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普遍偏低,其中土壤有机质30 g/kg以下的比例达62.7%。土壤有机质与CK、OPT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与土壤性质有关。然而,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与缺磷处理的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缺钾处理的产量则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土壤磷素是限制赣东北地区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因此,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上,增施磷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磷肥农学效益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磷肥的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土壤有机质的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赣东北地区,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而做适当调整。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质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亚热带稻田不同耕作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是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深入比较和评估不同轻型栽培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于2008年开始在中亚热带设置了耕作方式(深翻耕和浅旋耕)、秸秆还田与否和栽培方式(直播、抛秧和插秧)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了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耕作和栽培方式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变化;但秸秆还田后水稻产量比不还田增加1.6%~7.6%。在土壤培肥方面,不同栽培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变异较大,而浅旋耕和秸秆还田则能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深翻耕相比,浅旋耕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5.1%~11.5%、2.2%~10.4%、5.5%~29.2%、7.8%~22.1%。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7%~6.6%、3.4%~5.5%、2.2%~5.0%、16.3%~49.3%。因此,浅旋耕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且水稻产量稳定,在中亚热带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浅旋耕 秸秆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于2012~2013年对14个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品种为丰油730和98p13,分别比对照赣油杂5号增产22.56%和16.70%;生育期最短的为皖油13;苗期和薹期生长势表现较好的为98p13、98p37;抗逆性较强的为98p13、98p37、丰油730、沣油737、中2313等。初步认为适合在江西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组合)为98p13、98p37、丰油730、沣油737、中2313。

关键词: 江西 油菜 品种 产量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化钙及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潜育化水稻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低产水稻土类型,长期渍水导致的土壤缺氧及活性还原物质过度积累是其最主要特征,这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本研究以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改良效果,旨在为探索潜育化稻田的轻简化改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2 2013年在鄱阳湖区潜育化双季稻田进行,试验设单施化肥(T1)、化肥+硅钙肥(T2)、化肥+过氧化钙(T3)和化肥+硅钙肥+过氧化钙(T4)4个处理。通过2年4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结果】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均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二者配施每季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06 t/hm22.06 t/hm2,并可促进磷、钾养分向籽粒转移。施硅钙肥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施过氧化钙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二者配施可以减少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1 cmol/kg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呈增加的趋势。硅钙肥与过氧化钙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于10 mm的中小团聚体的含量。施硅钙肥或过氧化钙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二者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磷的含量,但对腐殖质碳、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施用硅钙肥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但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过氧化钙既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又可以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而硅钙肥和过氧化钙配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壤结构。因此,施用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可以作为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的一种参考方法。

关键词: 潜育化稻田 过氧化钙 水稻产量 还原物质总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粳南移”甬优8号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北粳南籼"是我国水稻栽培分布的主要模式。该文以粳稻"甬优8号"为示范材料,探讨了"北粳南移"后甬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方稻区种植粳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粳稻 甬优8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新品种(组合)98P37-21稻田免耕适宜播种量和移栽密度研究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油菜新品种(组合)98P37-2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稻板田中开展不同播种量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直播和移栽油菜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播油菜4.5~7.5 kg/hm2播种量范围内(密度27.3万株/hm2~38.7万株/hm2),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移栽油菜9.0万株/hm2~15.0万株/hm2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直播油菜以6.0 kg/hm2产量最高,移栽油菜以15.0万株/hm2产量最高,但高密度增产优势不明显,表明密度过大也不利于高产,甚至可能降低产量。随着播种量或移栽密度的增加,主茎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叶面积、一次有效分枝数、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地上部干重、单株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株高、分枝高度变高,叶面积指数变大。移栽油菜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优于直播油菜,直播油菜产量产值明显要低,但直播油菜节省劳力和减少投入,净收入却比移栽油菜多1735.7元/hm2,效益明显要高。

关键词: 油菜 稻田免耕 播种量 移栽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旱地施用微孔肥对花生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一种富含钾硅钙的微孔肥为研究对象,于2012和2013年设置了不同用量微孔肥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微孔肥施用量对花生产量、秸秆和籽粒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花生产量随微孔肥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ML(600 kg/hm2)、MM(900 kg/hm2)和MH(1200 kg/hm2)处理的花生产量比不施肥增加27.0%~79.25%,比K0处理(施化肥)增加8.9%~53.2%。连续2年的养分分析显示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且微孔肥的用量越高,花生秸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和钙的含量越高,在2012年,微孔肥处理的秸秆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分别比CK增加51.8%~80.8%、39.6%~45.2%、174.7%~216.8%、34.5%~58.2%和16.3%~34.4%,比K0分别增加46.3%~74.3%、35.2%~40.6%、34.8%~55.4%、17.5%~38.1%和10.4%~27.6%。2013年的结果与2012年基本一致。在花生籽粒中,微孔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但与K0相比,除了籽粒的磷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之外,其余养分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微孔肥是提高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植株养分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且用量越高,增产效果越好。

关键词: 红壤 花生 产量 微孔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五丰优T025在红壤稻田上的合理栽培方式和施氮量,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双季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产量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栽培方式下,产量以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逐渐下降;同一施氮水平下,产量以人工插秧高于抛秧,氮素农学利用率以抛秧高于人工插秧。五丰优T025适宜的栽培方式为人工插秧,适宜的施氮量为135 kg/hm2。

关键词: 杂交晚稻 五丰优T025 栽培方式 施氮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