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对潮土CO2释放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CSCD

摘要:研究添加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后潮土CO2释放特征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为合理利用有机物料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等碳量(1%秸秆/土壤质量比)施入4种物料(秸秆、木质素及其裂解的两种生物炭),分析不同处理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和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及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发现,土壤中添加不同物料对土壤CO2释放和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秸秆和木质素能提高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及有机碳矿化强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但两种生物炭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培养前期(30d),不同物料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培养...

关键词: 潮土 秸秆 木质素 生物炭 二氧化碳释放 有机碳

进食对小鼠UCP2和UCP3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动物进食后会产生体增热,在高温季节,这不仅没有积极的生理意义,还会造成饲料浪费,加剧热应激。目前体增热产生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有大量事实证实解偶联蛋白家族介导的质子漏效应是动物非颤动性产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体增热产生的基础。研究通过比较进食小鼠(分别为进食15、30和45 min)和空腹小鼠的血糖质量浓度及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UCP2)和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试图探究UCP2和UCP3在动物进食后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进食30 min后小鼠肝中UCP2和肌肉中UCP3的基因表达均有所上升(P>0.05),且肌肉和小肠中UCP2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5)。小鼠体增热可能与进食后UCP2和UCP3 mRNA基因表达变化存在一定关联。

关键词: 小鼠 解偶联蛋白2 解偶联蛋白3 质子漏 体增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丘陵区小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根据江西红壤丘陵区花生种植的特点,设计了以4~6kW柴油机为动力,采用窝眼轮式排种器、链条传动的小型花生播种机。通过室内和田间性能测试,该播种机的播种行距、株距、播种深度、漏播率、种子破碎率等技术指标基本上能满足花生播种的要求。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花生 播种机 设计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光照对富贵籽花芽分化的作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富贵籽成花的影响因素,探明其花芽分化与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和光照的关系,以1.5~2年生盆栽富贵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温度、光周期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富贵籽成花的主要因素,20~25℃处理下的富贵籽植株可以完成花芽分化和成花,而10℃处理的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未能花芽分化。光照对富贵籽的成花不起主导作用,在营养生长充实的条件下,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只要温度合适富贵籽即可进行花芽分化,说明光周期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不起作用,但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关键词: 富贵籽 花芽分化 温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油类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产品加工 2015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主要油类作物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的简要分析,提出影响江西省油类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江西省油类作物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江西省 油类作物 副产物 综合利用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辣椒专用品种‘赣丰辣玉’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辣椒杂志 2015

摘要:‘赣丰辣玉’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保护地辣椒专用品种,从亲本去杂、花粉采集、去雄授粉、病虫害防治、采种等多个方面对‘赣丰辣玉’杂交制种技术进行规程化概述,为‘赣丰辣玉’高产制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辣椒 制种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废弃秸秆利用现状与高效开发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简述了芦笋废弃秸秆的利用价值及在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食品工业、沼气应用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高效开发对策,以期为芦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笋 废弃秸秆 利用现状 开发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江西秋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关键词: 江西 秋芝麻 播期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丁草胺降解菌BTC-3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从长期生产丁草胺的农药厂排水口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丁草胺的细菌,将其命名为BTC-3。在以丁草胺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基中,6 d内可将100 mg/L的丁草胺降解85%以上。经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BTC-3降解丁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为7;当接种量≤3%时,接种量越大,降解率越高;当丁草胺初始浓度≤100 mg/L时,浓度越高,降解效果越好。

关键词: 丁草胺 芽孢杆菌属 微生物降解 分离鉴定 降解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茶园主要害虫及绿色防控技术

中国茶叶 2015

摘要:茶树害虫按危害方式可分为四类,即咀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咀叶类害虫以鳞翅目的蛾类和鞘翅目的象甲类为主,多以幼虫咬食芽、叶等细嫩组织,虫体数量大、食量也大;刺吸式害虫主要为同翅目蝉类、蚜类昆虫吸食树干汁液,破坏植物正常生理生化代谢;钻蛀性害虫主要为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钻蛀枝干、根部和果实;地下害虫主要为地老虎、白蚁等。江西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发现的害虫种类较多,目前主要有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蚜、蓟马、茶毛虫等。江西茶树害虫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虽基本使用的是低毒低残留农药,但已无法满足当前"绿色、健康、环保"的需求。本文结合省体系项目试验,在实践中总结出江西茶园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