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西省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况,利用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群抗体和群特异性P27抗原的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对江西省12个种鸡企业的6个地方品种鸡进行禽白血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几个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但不同品种鸡的P27抗原的检出率与ALV-J抗体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P27抗原阳性率最高的为JXDF4品种鸡(36.67%),其次为JXDF5、JXDF1、JXDF3、JXDF6、JXDF2品种鸡。与P27抗原检出情况类似,JXDF4、JXDF5的ALV-J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5%、30%,而其他4个地方品种的鸡群ALV-J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10%)。调查还显示,同一品种鸡在不同种鸡场之间的ALV-J感染率差异较大。试验结果为各种鸡场开展净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育苗方式对苦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通过研究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营养基质块育苗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苦瓜育苗方式。调查不同方式育苗条件下苦瓜出苗速度、株高、茎粗、节间长、叶数、叶长、叶宽、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生长指标,分析壮苗指数。3种育苗方式中,以营养钵育苗最好,幼苗的茎最粗,为3.02 mm;叶片最大,长、宽分别为5.77 mm和6.23 mm;根系最发达,鲜、干重分别为1.45 g和0.08 g;生长量最大,地上部鲜、干重分别为4.14 g和0.35 g;壮苗指数最高,为0.18。采用营养钵育苗,幼苗生长稳健,株高适中,茎粗,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壮苗指数高,有利于培育壮苗。
关键词: 苦瓜育苗 营养钵育苗 穴盘育苗 营养基质块育苗 幼苗质量


豆蔻酸和棕榈酸诱导茄子根际拮抗菌与黄萎菌数量消长的关系
《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气质联用仪(GC-MS)鉴定的嫁接茄与自根茄根系分泌物主要差异成分豆蔻酸和棕榈酸,利用它们的模拟物质研究了其对茄子根际土壤黄萎菌拮抗真菌与细菌数量和根际土壤黄萎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两模拟成分对茄子根际拮抗真菌和拮抗细菌的诱导作用及对黄萎菌数量抑制效果。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茄子根际拮抗真菌与细菌数总和与根际土壤黄萎菌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豆蔻酸和棕榈酸处理,茄子根际拮抗真菌和细菌数量均有所增加,在中高浓度下拮抗真菌和细菌数量增加显著。两物质处理下拮抗真菌与细菌数量在开花期和结果期增加显著。两物质对茄子根际黄萎菌数量的影响,整体来说,随两模拟组分浓度的增加土壤黄萎菌数量有所减少,各时期表现有所差异,在开花期两物质处理显著减少了黄萎菌数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豆蔻酸和棕榈酸处理下茄子根际拮抗真菌与细菌总量与根际黄萎菌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嫁接通过改变茄子根系分泌物成分与对茄子根际土壤黄萎菌拮抗菌的诱导有一定关系。


无公害油茶经济林生产关键技术
《农业与技术 》 2015
摘要:油茶林作为莲花县路口镇重要的经济树品种,实行安全、标准、无公害的生产技术,对于促进油茶经济林的产业化建设,增强经济产物茶油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建设无公害的油茶林种植基地,以及在油茶林生长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化肥,为无公害油茶林的生长提供切实可行的生产关键技术。


不同生育期水稻光谱反射率的变化规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5
摘要:不同生育期水稻(Oriza sativa L.)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着营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掌握其变化规律,对快速诊断水稻养分亏缺,指导水稻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以0.027、0.018、0.009和0 kg/m~24个施氮水平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关键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抽穗前,冠层的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810,720)逐渐增大,到孕穗期达到最大值;水稻抽穗后,冠层的RVI(810,720)值逐渐减小,至收获期降至最低值.水稻RVI(810,720)与氮肥水平正相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差值环境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810,720)逐渐增加,在齐穗期达到最高,而后逐渐降低,不同氮肥水平DVI(810,720)值差异显著,且DVI(810,720)值与施氮水平正相关.从总体上看,分蘖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810,720)稍高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而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的NDVI(810,720)值无显著差异,收获期达到最大值,水稻NDVI(810,720)值与氮肥水平呈负相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Oriza sativa L.) 反射率 光谱 植被指数 生育期


江西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及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状况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禽白血病毒(ALV)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P)均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群抗体和群特异性P27抗原的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和全血平板法等调查了江西省13个种鸡企业的8个地方品种鸡群ALV和S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LV-P27抗原、ALV-J抗体均有检出,江西省地方鸡ALV-J亚型感染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江西地方品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率相差较大,同一品种鸡在不同场之间的SP感染率差异明显。生物安全措施会影响鸡白痢的感染情况,在鸡白痢的净化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来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关键词: 地方品种鸡 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 鸡白痢沙门氏菌 感染 净化


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病毒病原学调查
《中国兽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三种黄板对茶园害虫诱捕试验初探
《中国茶叶 》 2015
摘要:色板诱捕小型害虫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而开发的一种防虫手段。色板颜色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而黄板是目前茶叶生产上使用最广泛的色板类型。姚元涛等试验表明在黄、绿、蓝3种颜色色板中,黄板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赵冬香等采用6种颜色色板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最偏嗜黄色;王蓉通过试验也证明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要优于蓝板。应用黄板诱捕茶园害虫,是实施茶园虫害绿色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