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油菜(模糊匹配)
62条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西农户油菜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西油菜生产的影响,通过微信、 网络问卷、 电话访谈等形式对江西油菜主产区的种植户、 经纪人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西油菜长势良好,病虫害偏轻发生,疫情暂时未对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油菜生产造成的影响,提出以下应对措施:设立省市县油菜技术服务热线,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全面技术指导;制作技术辅导微视频广泛传播,通过新媒体渠道滚动播放;提前做好油菜观光、 采收与销售等工作预案,确保油菜籽销渠道顺畅;落实好绿色通道确保油菜生产有序,允许油菜种植户、 农资生产销售人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跨区域作业,及时开展油菜田间管理.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油菜 病虫害 微视频 绿色通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铝胁迫对不同耐铝油菜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铝胁迫对油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以2个耐铝性差异显著的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4个铝胁迫浓度和2个胁迫时间,测定根系形态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总根尖数)、生长指标(根茎粗、株高、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营养元素(N、P、K、Ca、Mg、Fe、Al)的含量。结果表明,铝胁迫降低了油菜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总根尖数以及根茎粗、株高、根干质量、地上干质量,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降幅增大,敏感型品种降幅大于耐铝型品种。铝胁迫对油菜地上部和根系中铝元素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根系铝含量增幅高于地上部;而对N、P、K、Ca、Mg、Fe等元素的吸收有抑制作用。随着铝胁迫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各元素含量的增幅或降幅增大,且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敏感型品种的变化幅度大于耐铝型品种。由此可见,与敏感型品种相比,耐铝型油菜品种的根系形态、地上部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受铝毒害的抑制作用较小,其对铝毒害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酸性土壤上的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菜 铝胁迫 形态指标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来源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同一地点的不同油菜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菌核病 田间抗性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和5-氮胞苷对油菜花芽分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 2019

摘要:以中油杂11号(Brassica napus L.)为材料,采用不同时间低温处理油菜幼苗,不同浓度5-氮胞苷(5-aza C)药液处理油菜萌动种子,通过观察茎尖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茎尖DNA甲基化水平,研究了低温和5-aza C对油菜花芽分化和茎尖DNA甲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低温处理幼苗6、12、18d能促进油菜花芽分化;50μmol/L 5-aza C处理萌动种子促进油菜花芽分化,且与低温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具有加成作用; 250、500μmol/L5-aza C处理萌动种子抑制油菜花芽分化;低温和5-aza C处理均能降低茎尖DNA甲基化水平。说明低温降低油菜植株茎尖DNA甲基化水平并促进花芽分化;低浓度5-aza C具有代替低温促进油菜花芽分化的作用;甘蓝型油菜为种子春化植物;幼苗比萌动种子更容易受到低温处理的影响。

关键词: 油菜 5-氮胞苷 低温 花芽分化 DNA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油菜根肿菌小种鉴定与油菜品种抗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江西省油菜根肿病病菌类型及油菜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对指导油菜生产及景区观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油菜根肿病的分布及其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于2011年至2016年持续对江西省油菜根肿病的地理分布进行调查,并对病区油菜根肿病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江西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在赣东北局部区域,致病菌为4号和9号生理小种,其中4号小种仅发现在赣东北区域分布。在4号和9号小种的病区分别设置田间病圃进行200余个油菜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测试的全部油菜品种对9号小种表现抗病,而94.74%油菜品种对4号小种表现感病;萝卜籽花和59-013等12个品种对4号小种具中抗以上水平。本研究筛选到生理小种特异性的抗病资源或品种,可为油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抗源。

关键词: 油菜 景区观光 根肿菌 小种鉴定 抗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摘要:油菜是江西省第二大农作物和最大的油料作物,在全省国民经济和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植效益低下、机械化程度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约束、市场封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油菜产业发展遇到阻碍。针对这些问题,亟需在实施产业扶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原料库供应基地、创建油脂大品牌、稳定农资价格、发挥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从而确保江西省油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油菜 产业发展 现状 提升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铝胁迫对两个油菜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铝胁迫对两个耐铝油菜品种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揭示耐铝机制和耐性品种的鉴定、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方式,对两个耐铝性不同的油菜品种进行铝胁迫,并对其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等指标的耐铝系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铝胁迫下,耐铝油菜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幅均大于敏感型品种,而产量、产量构成等指标的降幅则均低于敏感型品种.在低浓度铝胁迫下,油菜SOD、POD、CAT、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耐铝系数均大于高浓度铝胁迫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18.3%、11.9%、33.1%、39.2%、13.5%、17.1%,而MDA的耐铝系数小于高浓度铝胁迫,各生育阶段表现一致.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苗期各生理指标耐性系数与产量指标耐性系数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最大(λ1=0.999 7**),其中油菜苗期的可溶性糖、脯氨酸、CAT耐铝系数与角果粒数、单株产量耐铝系数关系密切.[结论]在油菜耐铝品种选育时可将苗期作为耐铝性鉴定适宜的筛选时期,以苗期的可溶性糖、脯氨酸、CAT耐铝系数作为耐铝性鉴定的首选指标.

关键词: 油菜 铝胁迫 生理特性 产量 典型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_0(油菜∶芝麻)=0∶0;P_1=157.5∶67.5;P_2=180.0∶45.0;P_3=202.5∶22.5;P_4=225.0∶0;P_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_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_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_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_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_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关键词: 油菜 芝麻 复种模式 氮肥分配比例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甘蓝型油菜氮肥利用率各遗传分量的效应值,明确造成氮肥利用率差异的数量遗传基础。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氮素吸收效率差异较大的两个基因型油菜湘油15(P1)和R210(P2)为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构建了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成熟期测定了各世代的氮素含量并分析了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世代氮素营养(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氮素营养效率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呈连续性分布;NAE的最适模型为B-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71.36%;NUE的最适模型为D-2(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NHI的最适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58.1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效率鉴定指标的遗传模式不一样,所以在油菜氮营养效率遗传改良上也应按照不同领域和研究目的来利用最佳氮素营养效率进行改良。在品种选育上通过与不同氮效率油菜基因型杂交、回交可以获得到氮营养高效的油菜基因型。本研究为氮高效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油菜 氮素营养效率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探索油菜高效轻简化施肥方式,项目组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油菜复合肥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撒施后,结合耕地用旋耕机将肥料旋入土壤中,可以较好地满足油菜各生意期对养分的需求,植株农艺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同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净收益;基肥施入部分肥料后,在抽薹期和初花期追肥中耕,油菜植株农艺性状最好,产量最高,但是扣除劳动力成本后净收益为负值。

关键词: 油菜 施肥方式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